隨著年報披露接近尾聲,業績“變臉”的上市公司數量逐漸增加,天成控股、*ST寧通B、中泰橋梁、協鑫集成、吉艾科技、勤上股份等公司業績更是由預盈變為預虧或實虧。
作者:蔣潔瓊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原標題:并購資產商譽減值成雷區 殼公司業績變臉多發
隨著年報披露接近尾聲,業績“變臉”的上市公司數量逐漸增加,天成控股、*ST寧通B、中泰橋梁、協鑫集成、吉艾科技、勤上股份等公司業績更是由預盈變為預虧或實虧。其中,不少公司因并購資產未達業績承諾而計提商譽減值,直接導致上市公司由盈轉虧;“殼”公司更是“重災區”,導致業績變臉的原因五花八門。
殼公司變臉多
4月23日晚間,*ST寧通B、天成控股分別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業績皆由預計盈利轉為預計虧損。本次*ST寧通B、天成控股業績變臉的主要原因皆為收入確認的時間發生變化。若由盈轉虧坐實,兩家公司有可能面臨被暫停上市或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的風險。
*ST寧通B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稱,公司2016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由此前預盈的500萬元-800萬元,修正為預虧600萬元-700萬元。原因是,公司報告期新培育的產業,合同項目執行后期,需方對供貨條件提出變更,影響收入確認,導致公司對原預告的經營業績數據進行修正。
2016年9月,*ST寧通B曾試圖“賣房保殼”。根據當時公告,*ST寧通B擬處置的兩套房產賬面價值為129.74萬元,評估值為2272.62萬元,增值額為2142.88萬元,增值率1651.68%。
不過,即使有2016年四季度的賣房所得,也無法填補*ST寧通B的持續虧損。ST寧通B2016年上半年虧損2110.9萬元,三季度虧損119萬元。4月15日,公司發布的2017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一季度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繼續虧損,虧損范圍為2000萬元-2100萬元。
天成控股業績預告更正公告稱,年度審計過程中,公司與年審注冊會計師在收益確認的時間及遞延所得稅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判斷,經過與年審會計師事務所溝通,財務部門再次測算,預計公司業績由盈轉虧,2016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由盈利1000萬元至1500萬元之間修正為虧損9700萬元。本次業績修正后,公司將連續2年凈利潤虧損,公司股票可能將在年報披露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對于本次業績“變臉”的原因,天成控股表示,公司重新確認和計量遞延所得稅資產后,決定沖回母公司歷年累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約3663萬元;公司與西儀股份交易產生的4777.07萬元投資收益延后到2017年確認;將公司收購天一工貿公司預付股權收購款390萬元與其他應收款賬面價值564萬元全額計提減值準備;將公司支付給4家遵義鉬鎳礦業公司的預付賬款轉入其他應收款,并累計計提1510萬元減值準備。
一些公司已經在年報中坐實業績變臉,并被“*ST”。德力股份4月23日晚披露的2016年年報顯示,2015-2016年度凈利潤分別虧損6269萬元、6131萬元,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24日停牌一天,25日復牌后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分析人士表示,業績持續較差的“殼”公司面臨較大的財務和業績壓力,轉型布局的新業務尚不穩定或未形成一定規模等原因,都會導致業績表現更為“脆弱”,“業績變臉”的可能性較大。
原因五花八門
此前,業績由盈轉虧的公司還包括中泰橋梁、協鑫集成、吉艾科技、勤上股份等。上述公司業績變臉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收益或費用的確認、存貨及應收賬款等資產減值的計提、無形資產攤銷、商譽減值的計提、所處行業的市場環境變化等方面。
資產減值的計提方面,中泰橋梁2016年10月27日披露三季報稱,預計公司2016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7500萬元-8500萬元。2017年1月25日,公司發布業績修正預告稱,預計業績為虧損8500萬元-9800萬元。公司表示,前期暫停鋼結構工程項目的客戶單位因生產經營出現困難,在報告期內進入合并重整階段,公司年底對該項目相關資產進行全面評估和減值測試,出于謹慎考慮,公司預計將對此項目相關資產計提資產減值,因此進行業績修正。
海默科技則因收益或費用確認變化調整了業績數據。2017年4月20日發布的2016年業績快報修正公告表示,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由約1345.06萬元調整為707.58萬元。公司表示,這一變化主要是在年報審計過程中,會計師對公司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及營業外收入進行了調整,影響了凈利潤。
所處行業的市場環境發生變化,也導致一些上市公司出現業績變化。2017年2月28日,協鑫集成發布2016年業績快報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5.93億元,同比增長100.4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7億元,同比下降83.17%。4月22日,公司發布的年報顯示,其實現營收120.27億元,同比增長91.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2691.16萬元,同比下降104.21%。公司表示,2015年12月,國家光伏電價調整方案出臺,2016年以前獲批光伏項目如果能在2016年6月30日以前投產,則仍能享受當前電價。受此政策影響,光伏行業在2016年上半年掀起了“搶裝潮”,同時也給光伏行業整個2016年度帶來了巨大的波動及反差,下半年市場形勢急轉直下,市場需求持續下滑、上游原材料硅片及電池片價格快速上漲,組件價格持續下跌,給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作者:蔣潔瓊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