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國內光伏行業最關注的,無疑是美國對進口光伏電池和組件發起全球保障性措施調查,隨后該調查在5月31日遭到了包括亞洲光伏協會在內的6家光伏協會,以及眾多國內光伏企業的反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該調查最終落地,無疑對我國光伏企業帶來不小的沖擊。不過,隨著時間進入6月份,備受關注的光伏630搶裝潮再次卷土重
近段時間以來,國內光伏行業最關注的,無疑是美國對進口光伏電池和組件發起全球保障性措施調查,隨后該調查在5月31日遭到了包括亞洲光伏協會在內的6家光伏協會,以及眾多國內光伏企業的反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該調查最終落地,無疑對我國光伏企業帶來不小的沖擊。不過,隨著時間進入6月份,備受關注的光伏630搶裝潮再次卷土重來,這也讓不少光伏組件企業產品供不應求,從另一個側面對沖了美國發起的保障性措施調查。
記者從天合光能、協鑫集團了解到,隨著6月30日的接近,眾多光伏電站企業進入搶裝,帶動了上游產業鏈企業的產品銷售,也間接帶動了今年光伏企業上半年的業績上漲。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已經披露半年報業績預告的18家光伏上市公司中,預增、略增、續盈和扭虧等預喜公司達13家,占比達72%。
搶裝潮卷土重來
在今年2月份,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對外發布了《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預計今年的新增裝機容量約為20GW至30GW。
隨后2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繼續實施光伏發電“領跑者”行動,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動發電成本下降。年內計劃安排新開工建設規模2000萬千瓦(20GW),光伏扶貧規模達到8GW。
市場規模的增大,無疑給國內光伏企業更多機會。在去年12月26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2017年光伏上網電價調整方案。即自2017年1月1日起,一至三類資源區光伏地面電站的標桿上網電價分別下調19%、15%、13%至每千瓦時0.65元人民幣、每千瓦時0.75元、每千瓦時0.85元,分布式光伏補貼維持每千瓦時0.42元不變。
根據發改委的規定,2017年以前備案的光伏電站,并納入2016年份財政補貼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于2017年6月30日以前裝機上網,將會執行2016年標桿上網電價。
為了享受和去年一樣的上網標桿電價,各大光伏企業無疑在6月30日之前將光伏電站進行搶裝并網,這就導致630搶裝潮卷土重來。
不過,今年的搶裝潮并沒有去年來的那么早,直到5月份才開始出現搶裝潮的跡象,“去年搶裝潮的跡象在3月份就開了,今年到4月底5月初才開始,為了搶在630之前并網,不少光伏電站企業直接上門采購組件。”常州一家大型光伏組件生產企業銷售部負責人印榮方對記者說道。
和以往不同的是,由于距離6月30日時間越來越近,光伏電站企業也開始發力并網,印榮方告訴記者,“有的電站企業,因為拿不到組件,項目只能停工在那邊,無法實現并網,所以為了搶購組件現在都是上門搶組件。即使公司所有車間滿產,也無法滿足目前客戶的要求。”
事實上,這種現象在晶澳太陽能、協鑫集成等光伏組件企業同樣出現,由于光伏搶裝潮再度來襲,各大廠家紛紛滿產,組件已一片難求,“因政策明確有些項目必須要在“630”前完成才能拿到補貼,從5月初到6月15日這段時間市場陷入嚴重的供不應求。目前,市場整體供應量只有7、8個GW,而希望并網的量高達15個GW,所以這段時間光伏電站上游企業都處于滿產狀態。”印榮方對記者說道。
作者:查道坤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