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太陽能光伏企業生存環境悄然生變。據業內預計,下半年國內光伏市場的需求將出現逆轉,中小型光伏企業處境堪憂。
2010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增長100%,行業快速發展。但近來組件價格下降、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匯率波動等因素讓中小光伏企業的前景蒙上了陰影。此外,包括全球最大光伏企業英利集團高管在內的多位光伏業人士預計,今年上半年光伏組件產品銷量將增加,但下半年因為產能擴張過猛,整個市場需求將出現供大于求。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表示,以往光伏行業進入門檻較低,產能過剩的現象時有出現,為此相關部門日益傾向于提高準入門檻,促進業內優秀企業兼并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而從今年1月底《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的出臺不難看出,政府已經開始落實光伏行業節能降耗、淘汰落后產能和結構調整等方面的工作。
與此同時,如無錫尚德、賽維LDK、英利等一批大型光伏企業的擴張也在擠壓著中小光伏企業的生存空間。這一點從產能規劃上就可見一斑,尚德2011年計劃產能將達到2.2GW、英利今年底實際產能亦可達2GW、賽維LDK則計劃將硅片產能增長至5GW;而以中小光伏企業實力較強的超日太陽能公司為例,在收購兩公司再加上自身的擴張項目全部完成后,該公司2012年規劃產能僅能達到471MW(1GW=1000MW)的組件產能和570MW的晶硅電池片產能,總產能仍與龍頭企業有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