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多晶硅價格延續上漲走勢,那么,受“6•30”搶裝潮、美國“201”案等會對多晶硅及光伏市場產生哪些影響?2017年多晶硅后市又將是什么樣的?下面隨小編一起一探究竟。
本期關注
►多晶硅價格增速先急后緩
►多晶硅企業輪線檢修,復產產能補供應
據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多晶硅價格延續上漲走勢,那么,受“6•30”搶裝潮、美國“201”案等會對多晶硅及光伏市場產生哪些影響?2017年多晶硅后市又將是什么樣的?下面隨小編一起一探究竟。
本期關注
►多晶硅價格增速先急后緩
►多晶硅企業輪線檢修,復產產能補供應
►自韓國進口量持續高位,德國進口量日漸增加
►“6•30”后再現搶裝潮,美國“201”案塵埃未定
►多晶硅后市預測
一、多晶硅價格增速先急后緩
2017年第三季度多晶硅價格延續上漲走勢,從7月初的12.00萬元/噸,一路上漲到9月底的14.82萬元/噸,增幅為23.5%。其中7-8月份增速較急,到8月底的14.63萬元/噸,漲幅已達21.9%,隨后增速放緩,8月底到9月底一月內增幅僅為1.3%。
支撐7-8月份多晶硅價格增速較快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7月初中硅、永祥以及韓國OCI、韓華檢修,截止8月底OCI和中硅尚未完全恢復生產,另再加之江蘇中能、賽維LDK、盾安光伏安排的部分裝置停車檢修,使得國內外市場供應量縮減,而需求在國內“930”和美國“201” 條款的刺激下持續火熱,硅料企業只要手中有料可簽,下游愿以更高價成交,因此旺盛需求是導致多晶硅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受環保督查影響,大量工業硅企業減產甚至停產,供應不足使得工業硅價格大幅飆升,多晶硅原料成本的上漲同樣是導致硅料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
導致9月份多晶硅價格增速放緩的原因:
一方面是9月份砂漿硅片的價格小幅下滑和貿易商低價拋售,都造成了硅料市場價格觸頂的假象,導致下游簽單略顯猶豫,成交價以持穩為主;另一方面是多晶硅供應依舊偏緊,無料可供,在主流訂單價格持穩的情況下,即便有擠出的小單成交價略微上調,均價也難以大幅增加,因此9月份多晶硅價格增速相對7-8月略有放緩。
圖1 2017年1月-2017年9月國內多晶硅現貨報價 單位:萬元/噸
二、多晶硅企業輪線檢修,復產產能補供應
硅業分會統計,截止2017年9月底,國內在產多晶硅企業21家,有效產能共計26.4萬噸/年,產能在逐步提升,三季度產能增量主要來自江蘇康博(1萬噸/年)、寧夏東夢(1000噸/年)、東方希望(產能正逐漸釋放)。根據在產多晶硅企業的擴產進度來看,截止2017年底,國內多晶硅年產能將達到30萬噸/年左右。
2017年三季度國內多晶硅產量共計6.04萬噸,同比增加26.6%,分月度產量分別為:7月份1.95萬噸,8月份 2.02萬噸,9月份2.07萬噸。7月份產量環比減少1.5%,主要是由于7月初四川永祥和洛陽中硅分線檢修,以及陜西天宏上月檢修7月中復產。7月底江蘇中能由于設備原因進行了小部分檢修,影響部分供應。8月份產量環比增加3.6%,主要是增加了江蘇康博、寧夏東夢、東方希望的新增產能釋放量,其中江蘇康博7月份第二條7000噸/年生產線投產,8月份產能達到1萬噸/年,躋身國內萬噸級企業行列。9月份國內產量進一步增加, 增量主要來自洛陽中硅和賽維 LDK 檢修后恢復滿產釋放量和東方希望1.5萬噸/ 年的一期產能釋放增量。三季度按產量排序,江蘇中能、新特能源和四川永祥分別位居前三位,這三大企業產量占總產量的52.2%。中能、新特、永祥、大全、中硅、亞硅、賽維七家萬噸級企業產量共計4.55萬噸,占國內總產量的75.3%。
從各企業生產情況看,江蘇中能7月底部分裝置檢修,供應有所減少,在后續月度生產計劃中補回,預計全年出貨量仍然增長,另其顆粒硅項目已連續兩個月穩定產出,月產量在150-200 噸/月,正常外售,率先打破了國內顆粒硅技術封鎖,填補國內顆粒硅生產的技術空白;新特能源相比其他企業一般提早簽訂一個月訂單,為滿足供應一直堅持生產,檢修時間延后到10月份,屆時將分線檢修,仍可滿足部分供應。四川永祥7月初檢修一周后,產能正式達到2萬噸/年,正式位居國內產能第三。洛陽中硅7月初開始的檢修影響近一半產量,后陸續復產直到9月底恢復滿產。新疆大全9月份已完成一條線的完整檢修,10月份將繼續第二條線的檢修。賽維LDK和內蒙盾安均在8月份進行檢修,分別于8月底和9月中恢復正常生產。
圖2 2016年9月-2017年9月國內多晶硅分企業產量圖 單位:噸
作者:劉晶 來源:硅業分會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