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新疆國際大巴扎旁,軌道交通1號線正在施工中。 “電氣化新疆”工作正在全面推進中。公共汽車、公共場所供暖、農業生產、油氣輸送泵站……將逐步實現電能替代。 增加用電,是這場行動的目標之一。未來建成投產的地鐵,將是用電大戶。 新疆自治區政府辦公廳下發的《加快推進電氣
烏魯木齊,新疆國際大巴扎旁,軌道交通1號線正在施工中。
“電氣化新疆”工作正在全面推進中。公共汽車、公共場所供暖、農業生產、油氣輸送泵站……將逐步實現電能替代。
增加用電,是這場行動的目標之一。未來建成投產的地鐵,將是用電大戶。
新疆自治區政府辦公廳下發的《加快推進電氣化新疆工作方案》道明緣由:“2015年以來,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區內外用電需求增速放緩,發電企業發電利用小時數大幅下降,冬季采暖期電網調峰困難,新能源棄風棄光現象嚴重,電力產業和消費結構轉方式壓力不斷增大,電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穩步推進‘電氣化新疆’,有利于構建范圍更廣的新型電力消費市場,擴大電力消費,消納富裕電力,提升我區電氣化水平,帶動相關設備制造行業發展,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逾80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三分之一為新能源,三分之一為公用火電和水電(剔除配套外送電源),三分之一為自備電廠,而全疆最高負荷只有2500萬千瓦左右。
電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直接觸發的是發電、輸配電方的變革。在電改的大背景下,新疆電力市場的發展特點鮮明。
新能源打捆參與直接交易、疆電外送、新能源替代自備電廠……在業內人士看來,“市場化交易具有濃重的新疆地緣特點。”
與此同時,矛盾之下,參與方對市場協調方式,尤其對新能源應如何替代自備電廠發電仍存爭議。
打捆
新疆東西相距4000多公里,南北相距3000多公里。南北疆資源稟賦差異大:南疆光照條件好,光伏發展迅猛,需要配套火電進行調峰,然而,南疆缺煤;北疆的煤運到南疆,相當于把湖北的煤運到廣東,火電經營成本高。
2015年,新疆電源供需矛盾已凸顯。受消納形勢所迫,彼時新疆已開始試水新能源參與市場交易。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收購是國家政策要求,新能源究竟能不能參與交易,在當時業內看來,是個敏感的話題。
2016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文件承認了清潔能源參與市場化的可能性,這是政策依據。”
政策加持下,市場電發展迅速。2017年上半年,新疆所有市場電份額總和已占50%。在新疆電力市場上,與新能源相關的交易品種主要有三種:清潔能源打捆參與疆電外送、新能源打捆參與直接交易、新能源替代燃煤自備電廠發電。
目前外送電有三個品種,一個是以天中直流為代表,一個是以電力援疆為代表的政府間協議,第三個是日益活躍的省間市場化現貨交易。
天中直流自2014年開始,將疆電送往河南,每年計劃由國家電網報發改委。而電力援疆則開始于2015年的疆電入鄂。
2016年,新疆自治區政府提出通過消納新疆電能作為援疆工作補充升級,以市場化方式確定電價的“電力援疆+市場化”方案。
每年,新疆自治區政府、援疆指揮部、受援地政府一起到援疆省市匯報對接,商量確定送電計劃后形成協議或會議紀要,之后在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掛牌。2017年疆電外送計劃意向為126億度,截至2017年6月已全部簽訂107億度。
“與單純的產業援疆相比,電力援疆使新疆自身資源轉化為優勢。”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而強調市場化,是因為新疆外送電比受入省份當地火電標桿便宜。以廣東為例,新疆參照三峽,外送價格為兩毛零六,經過各個環節到廣東,落地價格為四毛零五。”
“這個價格是友情價,不是純市場價——單獨看市場,疆電到不了廣東,沒有優勢。參照市場價格,但又不完全按市場走。輸配成本是固定的,成本是客觀存在的。就像網購商品,江浙滬地區包郵,但到新疆就不包郵。”
除了外送,新疆自治區內已開展直接交易,公用火電廠全部參與,大部分新能源電廠都參與。
直接交易中,新能源打捆不超過20%——該數據是根據歷年電網調峰能力和特點測算得出。
打捆,是這兩種交易的共同點。
“直接交易中新能源打捆不超過20%,當然可以人為地把這個數字提高,但實際消納是得看多少給它調。”業內人士指出,“有一種情況能增加實際消納,就是替代自備電廠。”
作者:劉文慧 來源:南方能源觀察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