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光伏平價上網時,一些企業通過技術創新以降低成本,但仍有一些企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偷工減料、降低質量的錯誤路徑。
隨著光伏先進技術的加速應用,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腳步正逐漸加快。在推動光伏平價上網的同時,業界專家提醒,投資運營光伏電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光伏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對成本下降至關重要。
10月24日,在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辦的“領跑+長跑”光伏熱點問題研討會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原理事長石定寰指出,只有更注重光伏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才能幫助系統發電量不斷攀升,最終落實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
“這是業內人士亟需達成的共識,我們應當更加關注如何實現光伏電站25年全壽命期內的高效可靠運行,并通過更長的使用壽命和更少的效率衰減,最終實現度電成本的降低。”石定寰說。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表示,中國光伏產業在2015年以來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領跑者計劃的重要作用。“領跑者計劃為先進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提供了應用平臺,加快了金剛線切割等先進技術導入產業化的進程,加快了光伏產品價格和度電成本的大幅下降,快速縮小了光伏發電和傳統發電的差距,從而帶動了光伏產業大踏步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但我們同樣需要注意,光伏電站是擁有25年生命周期的電力系統,用戶需要光伏產品和光伏電站能夠長期有效運營”,王勃華說,“這是光伏產品制造商、設計單位,以及開發商所面臨的共同課題。”
王勃華指出,在謀求技術先進性的同時,產品的質量可靠性,包括光伏電站全生命周期對環境帶來的影響,更是中國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也是中國光伏產業能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健康地發展的重要保證。
近年來,隨著一大批光伏領跑者獲批項目的不斷落地、投運,其裝機規模數量、容量在目前中國光伏終端應用市場的占比穩步上升,有效推動了中國光伏行業技術的革新升級,增加了先進高效的光伏產品市場占有率。
9月22日,中國第三批光伏發電“領跑者”基地優選標準出爐,擬建設不超過10個應用領跑基地和3個技術領跑基地。但是,此批“光伏領跑者”項目的準入門檻出現了較大提升。國家能源局要求,第三批技術領跑基地采用的多晶硅電池組件和單晶硅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應分別達到18%和18.9%以上。
“隨著‘領跑者’準入門檻進一步提升,業內淘汰落后技術、產能的步伐越走越快,2020年實現光伏發電用電側平價上網目標的步子正越邁越大”,杜邦光伏解決方案全球總經理汪偉說,”中國的光伏企業今天正成為全球領跑者,但要實現可靠‘長跑’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在汪偉看來,光伏企業的利潤不高,每年又要推動平價上網,這使多數企業面臨較大壓力。一些企業通過技術創新以降低成本,也有一些企業通過偷工減料、降低質量的降成本路徑,這是行業需要應對的挑戰之一。
“平價上網的目標與電站質量25年的使用壽命密切相關,電站的使用壽命越長,度電成本就越低”,汪偉說,“盡管從業者都期望通過降低組件和系統成本盡快達到平價上網,但是面對龐大的基礎能源需求和需要高可靠性的電力系統,降本一定要以不犧牲長期可靠性為前提。若沒有25年的有效使用壽命,即便平價上網,得出的數值也是不真實,甚至有誤導性的。”
此外,由于光伏是一個新興行業,人們對其可靠性的認知也是不斷進步的過程,包括行業今天采用的一些標準,也存在一定差距。以組件的關鍵構成之一背板為例,許多未經實績驗證的材料盡管通過了目前行業慣用的測試及組件制造商的要求,但早期失效與大規模質量問題仍層出不窮,這其中問題的關鍵在于當前的測試方法無法真實反映戶外環境的應力條件。
汪偉認為,在新技術層出不窮的同時,也要格外關注新產品、新材料的耐久性與可靠性。建立更合理、更嚴格的測試標準體系,有助于進一步保障組件產品的使用壽命,從而確保電站項目實現最大發電量,最終助推產業“長跑”。
作者:蔣瑜沄 來源:界面新聞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