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景氣度由光伏發電經濟性決定,經濟性由①補貼金額和②裝機成本決定。國家通過不斷調整補貼額度和方式來推動行業發展。企業通過技術進步、規模優勢等降低裝機成本提升競爭力,表現出來的就是補貼不斷下降、產品價格不斷下降、新技術不斷涌現。
2017年光伏行業發展情況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光伏行業投融資前景與戰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表觀原因,上半年裝機24GW大超預期,分布式7GW同比+300%,全年裝機量53GW,分布式19GW同比+300%。裝機高速增長帶來行業景氣度全面提升。
本質原因:分布式度電補貼0.42元/kWh已經連續四年沒有下調,而光伏裝機成本早已從8-9元/W下降至5.5-6元/W,成本大幅下降導致回報率大幅提升,帶來裝機超預期。
2011-2017年中國光伏裝機量情況
產能過剩加速行業洗牌
由產能過剩引發的行業危機其實現在已開始爆發,表現在不少組件企業做組件今年沒有利潤。由于國家政策面的調整,今年國內光伏裝機容量會比去年少20%,意味著有10吉瓦左右的產能沒有地方消納。隨著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大量企業倒閉也并非沒有可能。經過洗牌,行業會進入新一輪平穩發展的階段。
今年行業供過于求的局面肯定會發生,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出現一輪整合調整,給行業帶來擠出效應。一些沒有競爭力、不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產能會被淘汰。光伏行業也會最終形成幾家巨頭。今年制造端的毛利率水平會下降,但不同企業的情況也不一樣。隨著中國市場逐漸面臨“天花板”,全球化布局的企業會更有優勢。
因此,就光伏產能過剩來說,通過行業的自動淘汰、技術進步,將在消解中推動更新一代的技術和更新一代的產品,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部分地區已平價上網
對上述產能過剩問題,它其實包含兩方面:一是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先進產能肯定會淘汰落后產能;二是全球市場仍會有強勁需求,包括南美、非洲市場等,可以為過剩的產能提供出路。
隨著市場越來越大、價格越來越低,一些地方已經不需要補貼,也就是說可以實現平價上網了。“從最近一次青海領跑者基地的招標價格看,最低競標電價只有0.31元/千瓦時,已經實現了平價。預計其他地方實現平價上網也不需要太長時間。
光伏行業不可能每年保持30%的增長,今年不會像去年一樣火爆,但還是會有10%左右的增長?傮w上,行業還是會保持年均20%的增幅,具體到各國市場,中國的需求目前已企穩,美國市場會有所下降,歐洲尤其南歐市場的需求在復蘇,印度和拉美市場仍在強勁增長。這就是為什么今年光伏市場的需求增幅仍會增長10%。
近年來由擴產導致的產能過剩的確存在,整個行業也確實存在一定的資金壓力。但目前,一些大企業已站穩腳跟,有些小企業會被大企業吸收兼并。盡管光伏產品的價格下跌會導致毛利率下降,但降價也會促進出貨量和份額的提升?傮w上,市場增長可能會變慢,但絕不會進入蕭條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