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40期。
民營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民營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真的好。但近一段時間以來,民營企業似乎陷入了群體性困境,企業家們則表現出集體性焦慮。那么,民企之困從何而來?企業家們又在焦慮些什么?民企的出路又在哪里?
導讀:
題一:連年減稅降費,企業負擔為何仍是不能承受之重?
題二:民企高杠桿時出無奈,去杠桿也需講方法
題三:穩定企業預期,“一刀切”“急轉彎”“大掉頭”要不得
題四:不存在“國進民退”,但所有制歧視仍待消除
題五:產權保護道阻且長
題六:苦練內功,民企也需新打法
民營企業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么?一個通俗的說法是“五六七八九”,即民營企業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創新、80%以上的城鎮就業和90%以上的企業數量。
民營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民營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真的好。
但近一段時間以來,民營企業似乎陷入了群體性困境,企業家們則表現出集體性焦慮。
企業家們反映說,環保“一刀切”、處置金融風險、政策“急剎車”、大環境的不確定性等直接或間接的因素加劇了企業的困境。
一方面民企越來越重要,但另一方面民企也越來越困難。這被經濟學家稱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民企悖論”。
其實,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產權保護意見的出臺,還是高規格發文肯定企業家的價值和地位,又或是大規模減稅降費,無不彰顯中央對民營企業以及民營企業家的倚重。這種倚重史無前例。
9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強調,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始終關心支持愛護民營企業。我們毫不動搖地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保護民營經濟發展。
那么,民企之困從何而來?企業家們又在焦慮些什么?民企的出路又在哪里?
題一
連年減稅降費,企業負擔為何仍是不能承受之重?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全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
兩項相加,2018年減稅降費目標超過1.1萬億元。這已經是連續第3年達到萬億級別的減稅降費規模。
新一屆政府履職半年多來,“減稅降費”一直是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
針對“減稅降費”,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曾強調,“已經部署的工作必須抓緊落實,對沒有落實的或落實不力的要追責”“對減稅降費落實情況,國務院督查組和審計署要加強督查推動,各部門都要從國家大局出發,主動拿出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的措施,讓企業和群眾切實有感受”。
但從企業的實際感受來看,政策的落實情況與中央的要求仍有距離。
“社保繳費已成最大壓力”
從2018年5月1日起,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
“增值稅稅率由17%降為16%,這本來是對企業的利好,但隨之而來的繳納社保政策的調整,使得企業社保支出額度大幅增高,大大增加了企業的費用支出,減稅的紅利一下子被抵消掉了。”粵北中小企業協會會長蔡仲光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說。
根據社會保險費征收體制改革的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這被認為是社保費征管的強化之策,其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后,企業得按照實際工資為員工繳社保。
幾乎在同一時間,常州一家企業被追征10年社保。這進一步加劇了中小企業的恐慌。
“企業肯定恐慌,疊加壓力更大,特別是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壓力更大。”一家零售業上市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零售業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人力成本不斷攀升,人員工資連續增長,實體零售業利潤快速下滑。他所在企業繳納“五險一金”時企業和職工合計繳費比例已經超過職工工資三分之一,而且最近幾年繳費基數以15%左右的幅度不斷上升。
“近幾年,國家在給企業減負方面確實做了很多,如養老保險降低一個百分點的費率。但是國家在降低費率的同時,各省份社保繳費基數均在以10%以上的幅度向上調整。”湖南一家民營企業的負責人舉例說,以湖南為例,2016年省定基數為4525元,2017年省定基數為4941元,較2016年上浮9%;2018年省定基數為5513元,較2017年上浮11%。基數增長的比例遠遠超過了降低費率系數,出現不降反增的局面。同時,湖南個別城市醫保基數定基過高,遠遠超過其所在行業60%的員工工資水平。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各地確定的繳納社保的基數普遍偏高,高于很多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按偏高標準繳社保,這令很多企業無法承受。
有勞動密集型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社保繳費已經成為最大的壓力。
根據中金公司測算,社保征收交由稅務部門進行后,若繳費基數完全規范化且不降低社保費率,將使企業利潤總額下滑3%,民企上市公司利潤下滑約8%,中小創公司利潤下滑約9%,過往繳費基數較低的中小企業受沖擊程度尤為明顯。
在《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的調研中,中小企業建議降低社保費率和費基的呼聲較高,迫切呼吁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中金公司建議,社保費率下調6~8個點或能降低從嚴征收對企業的影響。
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已明確要求,“在社保征收機構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現有征收政策不變,同時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嚴禁自行對企業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