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光伏行業正在進入市場與政策的寒冬期。從相關資料可以看出,盡管德國、意大利在2010年裝機量占全球光伏總裝機量的70%以上,但是由于受到歐洲債務危機影響,以及兩國今年相繼大幅縮減光伏裝機補貼,直接造成了全球光伏市場的需求快速萎縮。另外,光伏行業在高歌猛進式的產能擴張之后,在需求下降之時,導致大量庫存無法消化,也使得光伏組件價格一降再降。
而在年初被視為光伏行業新興市場的美國,由于其國內對中國太陽能產品提起“雙反”訴訟,有可能使中國太陽能產品被貼上反傾銷、反補貼的標簽,這將對中國的光伏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破產、倒閉、并購的情況將時有發生,大型光伏企業也傳出縮產、裁員的消息,國內光伏市場一片肅殺,很多企業舉步維艱,可以說今年是光伏市場最不消停的一年。
相對于其他光伏企業的低調應對寒冬,英利集團卻開始制定積極地應對措施,以期度過行業難關。
有業內人士預測,憑借全產業鏈整合優勢、全員技術創新優勢以及對市場形勢的準確預判,英利可能率先走出光伏嚴冬期。
從今年各大光伏組件企業季報可以看出,凈利潤大幅縮水成為光伏的夢魘,但英利依然保持著較好的凈利潤增長率。據記者了解,這與英利的靈活機動地銷售策略有很大的關系。為迅速適應全球光伏市場的劇烈動蕩,有效調控市場,英利把光伏市場分為歐洲市場、美國和新興市場、中國市場三大區域,并根據不同的市場分區制定更加針對性很強的銷售策略,這種快速反應機制讓英利在市場萎縮的情況下,爭取到大量的訂單,英利三季度宣布出貨量增加20%,先后完成青海烏蘭和格爾木110兆瓦組件供應、錫鐵山35兆瓦組件供應等,全年國內光伏組件銷量預計將占到總出貨量的20%以上,比去年增長近兩倍。
英利憑借全產業鏈的垂直集成優勢,通過質量與成本的控制推動了組件生產成本再降,在光伏組件市場低迷情況下,以最低售價保持了同行業最高盈利水平,非硅成本、單瓦耗硅兩項指標全球最低。另外,英利通過推出大功率組件、提升質保條款,成立研發中心等手段完善產品售后服務,進一步提升“yinglisolar”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影響力。從2011年10月開始,英利宣布提升產品質保條款,作為拳頭產品的“熊貓”電池組件保證投入運行第一年的功率輸出將不低于額定功率的98%,截至第十年將不低于92%,截至第二十五年將不低于82%。其他多晶硅組件保證運行的第十年功率輸出將不低于額定功率的91.2%,截至第二十五將不低于80.7%;英利先后宣布在美國舊金山、西班牙成立研發中心,同時兼具產品技術研發、售后服務、倉儲中轉功能,對于滿足市場個性化需求、縮短發貨周期、降低倉儲物流成本具有良好效果。此外,公司將其晶體硅光伏組件的產品質保由五年提升至十年。
11月8日,英利集團召開萬人誓師大會,英利集團公開表態不裁員、不減薪,并率先在業內作出鄭重承諾。董事長苗連生用“勤勞、誠實、道德、忠義”激勵廣大員工,提振員工士氣,堅定員工與企業共度難關的信心。
苗連生說:“危機時刻,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英利在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后,產業規模、員工人數幾何式遞增,需要進行技能和管理的夯實和提升,正好可以利用目前這段產業寒冬時期,通過成本再造和工藝再造等手段來夯實基礎,切實提高員工素質,優化生產工藝和流程,進一步推動光伏發電成本的下降,迎接嚴冬之后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