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利集團召開萬人誓師大會,號召全體員工認清當前行業走入低谷期的形勢,努力工作,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積極開展成本再造和工藝再造等活動,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夯實基礎,共同度過光伏行業嚴冬。據悉,6月份英利亦曾召開過類似的大會,當時該公司高層甚至預言此輪光伏行業的“寒冬期”將持續18個月之久。
2011年3月份以來,光伏產業景氣度漸漸滑入下行通道,這輪低谷期持續時間之長,顯然已經超出了許多業界人士的預計。當前光伏行業景氣度究竟有沒有達到最低點,以及光伏行業究竟什么時候能夠實現恢復性增長,是時下很多光伏業界人士最關注的話題。實際上,很多中小型光伏企業,由于成本控制能力不強,企業訂單量銳減,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急需通過準確把握行業走勢來制定企業下一步的發展戰略。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指出,目前光伏行業基本上已經到達行業低谷期底部,但是全行業回暖還需要較長一段時間,預計到光伏行業的景氣度到2012年年末才會有所改觀。因為多晶硅、光伏電池組件等產品的價格一降再降,目前市場銷售價格已經接近甚至達到了一些企業的成本價格,光伏行業中能夠實現正常生產和正常獲益的企業已經不多,一些中小型企業已經處在了停產半停產的狀態,所以相關產品價格進一步下降,以及光伏組件庫存量進一步增加的動力已經不足。
雖然光伏行業的景氣度已經接近谷底,但是這種“寒意凜然”的低谷期卻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光伏行業進入低谷期的直接原因是歐洲國家突然大幅度削減光伏上網電價補貼,從而造成了歐盟這一世界光伏電池組件主要市場的需求增速下滑,根據最新掌握的信息,德國、意大利等國計劃2012年進一步削減光伏補貼,這必將進一步壓縮歐洲光伏電站運營商的利潤空間,致使其投資意愿降低,最終將使得歐洲光伏市場的回暖進程受到負面影響。
李勝茂認為,中國市場的大規模啟動將是國內光伏企業走出困境的重要依托。目前國內一些光伏企業已經意識到了歐洲市場短期內不會回暖,而另一重要市場美國卻日漸盛行貿易保護主義,還有其他一些新興光伏市場的需求增量又十分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光伏上網標桿電價出臺后的中國光伏市場成為了最大的一個增長點。雖然目前國內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增速迅猛,但這更多是由之前基數過低造成的,預計2012年的中國光伏市場的高速增長將為國內光伏企業的脫困帶來較大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