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中國與柬埔寨的合作空間較大。未來,推進與該國的合作,既能推動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又能為21世 紀海上絲綢之路向印度洋、南太平洋方向延伸提供重要支撐。柬埔寨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之一,是東南亞經 濟發展的“潛力股”,也是“一帶一路”藍圖的重要交匯 點。與該國合作,既能推動中國
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中國與柬埔寨的合作空間較大。未來,推進與該國的合作,既能推動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又能為21世 紀海上絲綢之路向印度洋、南太平洋方向延伸提供重要支撐。
柬埔寨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之一,是東南亞經 濟發展的“潛力股”,也是“一帶一路”藍圖的重要交匯 點。與該國合作,既能推動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 設,也能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向印度洋、南太平洋方向 延伸提供重要支撐。
根據2019年發布的“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 數,柬埔寨在63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位列第25名, 其中發展需求指數排名第11名,較上年提升1名,持續位 居前列。
柬埔寨化石能源資源匱乏,呈現“貧油、缺煤、少 氣”的特點,但是這里的水能和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近年,中國與柬埔寨的能源合作主要集中在水電、光伏和煤電等產業。未來,柬埔寨將是“一帶一路”沿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中柬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空間有待挖掘。
基礎設施升級緩慢
柬埔寨是傳統農業國,該國工業基礎薄弱。2013~2019年,柬埔寨經濟呈現持續增長態勢,GDP與人均GDP均保持穩步增長,但增幅有限。截至2019年年底,柬埔寨人均GDP為1694美元,同比增長8.94%。當下,該國已晉升為“中低收入國家”(人均年度收入超過1000美元),但仍有三成人口生活在“近貧”線(每天收入低于2.3美元)附近。
物價方面,2009~2018年,柬埔寨物價水平相對較 高,且波動幅度較大。產業結構方面,服務業在柬埔寨三 大產業部門中貢獻最大,但占比從2014年后就呈現小幅 回落的態勢;工業部門GDP占比明顯提升,從2014年的 25.61%升至2019年的34.23%,有望在未來幾年超越服務 業成為該國最大的產業。
柬埔寨在2005年首次引入經濟特區,當前,柬埔寨批 準了約30個經濟特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柬埔寨西哈努 克港經濟特區(SSEZ)。
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是由江蘇太湖柬埔寨國際經濟合 作區投資有限公司與柬埔寨國際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在 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共同開發建設的國家級經貿合作區,也 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標志性項目,得到了中柬兩國領 導人的高度肯定。合作區首期面積5.28平方千米,距離西 港機場3千米,離港口12千米,靠近柬埔寨四號國道,離 柬首都金邊僅212千米,淡水資源獲取方便,地理位置優 越,交通便利。
合作區將產業規劃與當地國情深度融合,一期以紡織 服裝、箱包皮具、木業制品等為主要產業,二期將發揮臨 港優勢,重點引入五金機械、建材家居、精細化工等產 業。
柬埔寨基礎設施落后,2004年以來,柬埔寨政府把對 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善列為優先發展的重點任務。
公路運輸是柬埔寨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占客運運輸總 量的65%,貨運運輸總量的69%。截至2019年年底,柬埔 寨路網總長度超過5萬千米,包括國道5622千米、省級公 路6617千米、農村公路約40000千米。現階段,柬埔寨只有國道沒有高速公路,國道以首都金邊為中心的7條公路為 主,輻射全國重要省市。但現有的公路等級較低,通行能 力有限且難以承載日益增長的貨運需求。近期,柬埔寨政 府已全面啟動建設高速公路計劃,預計未來15年將建成8 條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將達2200千米。
柬埔寨僅有南北兩條鐵路線,總長649千米,均為單線米軌。北線從金邊至西北部城市詩梳風,全長385千米,建于1931年;南線從金邊至西哈努克港,全長264千米,建于1960年。由于持續幾十年的戰亂破壞和缺乏維護,柬埔寨的鐵路長期處于年久失修的狀態。2009年,柬埔寨政府停止所有鐵路客運和貨運,開始復建工作,并予王家鐵路公司國內鐵路30年的特許經營權。2010年起,柬埔寨政府利用亞洲發展銀行的低息貸款和澳大利亞政府提供的無償援助,開始修復現有兩條鐵路,并新建一條48千米的鐵路,總耗資1.4億美元。
能源綠色轉型明顯
在能源資源方面,柬埔寨煤炭資源發現使用較早,但 蘊藏量不多,且煤層較薄,工業開采價值不是很大。20世 紀80年代,柬埔寨在暹羅灣和洞里薩湖地區首次發現石油 和天然氣。勘探表明,柬埔寨內陸及附近海域蘊藏大規模 油田。目前,已經有許多外國石油公司獲準進入柬埔寨從 事石油開采。隨著勘探的深入,柬埔寨油氣資源的賦存情 況或將更加明朗。
柬埔寨擁有巨大的水電潛能,總蘊藏量高達1萬兆瓦, 目前建成及正在建設的水電站發電能力只占總蘊藏量的 13%。
柬埔寨太陽能資源豐富,全國18.1萬平方千米的面積 中,約有13.45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適宜發展太陽能,平均日 太陽輻射量為5千瓦時/平方米。2019年,柬埔寨太陽能發 展出現了一次小飛躍,全年太陽能累計裝機容量達到99兆 瓦,較2018年年底增加70兆瓦,同比增長241.38%。但由于基數過小,太陽能發展相對緩慢。
柬埔寨生物質資源豐富,主要包括稻殼、甘蔗渣等農 業剩余物、林業生產剩余物和畜禽糞便等。目前,柬埔寨 政府正在積極尋求國外資金支持和先進技術,以發展本國 的生物質能。
能源供應方面,2010~2018年,柬埔寨一次能源供應 總量以7.1%的年均增長率增長,其中,水電供應增長最 快,為74.7%。煤炭供應增加6.2%,石油供應增加9.8%。 另一方面,由于柬埔寨繼續從非商業能源轉向商業能源 (石油和電力),傳統的生物質供應下降了5%。
從電力供應看,柬埔寨總發電量從2010年的998吉瓦,時增至2018年的8476吉瓦時,年均增長率達到31%。2012年以前,石油是發電的主要燃料來源。隨著2012年水電項目落地,石油份額逐步下降。2015年以后,煤電發電量份額也出現下滑。到2018年,石油份額下降至4%,煤炭占38%,水電則提升至58%。
借助于水電,從2011年起,柬埔寨可再生能源發展進入“快車道”。2010~2019年,柬埔寨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從22兆瓦增至1479兆瓦,增長將近70倍,年均增長達到747%。水力發電裝機從13兆瓦增至1330兆瓦,增長超過100倍。當前,水電在柬埔寨可再生能源總裝機中的占比基本保持在90%左右。
能源消費方面,柬埔寨同樣經歷了較大轉變。2007年,柬埔寨的電網幾乎完全由柴油和重燃料油(HFO)發電(占消費總量的85%)。在過去10多年中,柬埔寨的能源消費增長5倍,從2007年的1.5吉瓦時增長至2017年的8.2吉瓦時。2010~2018年,柬埔寨的能源消費量年均增長率保持在7.2%左右。其中,電力消費增速最快,年均增長率為18.3%。
從行業看電力消費情況,住宅行業增長最快,為33.1%,其次是工業部門,為31.0%。收入的穩定增長和配電網絡的擴大促進了電力需求的大幅度增加。雖然商業部門增長較慢,但仍然主導著柬埔寨的電力需求。從電力消費看,在柬埔寨大部分城市和農村地區,電力供應質量仍不穩定,無法保證24小時供電。供電價格遠高于國際標準,電價約為0.25~0.88美元/千瓦時。柬埔寨政府正在制定電力中期規劃,通過建設大型火電及天然氣電廠,開發所有具備潛力的水電站,以實現能源供應多元化,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電網建設方面,截至2019年,柬埔寨擁有2141千米的高壓輸電線路,覆蓋21個省的34個變電站。根據柬埔寨的計劃,2020年電網將覆蓋全國,到2030年,70%的鄉村家庭能用上電。
此前,柬埔寨主要在旱季進口電力。2010~2018年,電力進口年均增長率為0.2%。然而在2017~2018年,由于用電量增加,特別是商業和工業經濟特區的用電量增加,柬埔寨電力進口增幅一度達到8.9%。
作者:成功 王勉 來源:能源評論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