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晶硅片長期供不應求,毛利率高企吸引新人入場加碼產能,五年來行業格局第一次面臨嚴峻挑戰。自2016年以來,單晶硅片滲透速度超預期,產能長期供不應求造就了行業持續的高盈利狀態,行業逐漸以隆基、中環兩家為首,2020年兩家龍頭企業市占率總計提升至近60%。另一方面,五年以來單晶硅片技術逐步擴散,且因為供需原
單晶硅片長期供不應求,毛利率高企吸引新人入場加碼產能,五年來行業格局第一次面臨嚴峻挑戰。
自2016年以來,單晶硅片滲透速度超預期,產能長期供不應求造就了行業持續的高盈利狀態,行業逐漸以隆基、中環兩家為首,2020年兩家龍頭企業市占率總計提升至近60%。
另一方面,五年以來單晶硅片技術逐步擴散,且因為供需原因行業毛利率平均水平長期穩定在為25%-30%(除2018年下半年特殊情況之外),吸引新晉者入局。2020年因為疫情、硅料漲價等原因盈利有所波動,但仍在19%堅實筑底(且1個月后即反彈至20%以上)。京運通與上機數控2020年內宣布將加碼硅片產能至52GW,五年來長期穩定的隆基、中環為首的行業格局面臨嚴峻挑戰。
短期產業鏈供需形勢不支撐降價,但龍頭搶“先手”的可能性很大。
第一,產能尚未大量釋放,單晶硅片供需依然偏緊。各大硅片廠商紛紛拋出巨量擴產計劃,2020年宣布的擴產計劃涉及313.6GW(2020-2023年陸續投產),但行業調研顯示進入2021年1月以來,需求依然強勁,硅片產能依然較為緊缺,預計成建制的產能投放自Q2才會展開。
第二,名義產能雖顯著過剩,但原材料支撐的有效產量不足。2021年硅料幾無有效產能投放,供給剛性,上限約在180GW附近(50-55萬噸),因此硅片名義產能雖然過剩,但實際產量并不一定像市場想象的那么大(具體情況需要分季度討論)。
以上兩點顯示:當下市場行情并不支持單晶硅片馬上降價,但對行業龍頭而言,此戰已不可避免、非打不可,晚打不如早打,必須盡快出手抑制同行擴產沖動,維護行業秩序,劍拔弩張之勢已現,時間節點可能就在春節前后。
一場硬仗,龍頭四件利器決勝;此戰過后,硅片行業平均毛利率將維持在10%左右(龍頭仍有20%-25%左右),擴產沖動將被有效抑制,而龍頭將憑借先進的電池和組件產能,脫離單純的單晶硅片行業,進一步鞏固在光伏行業的碾壓級優勢。
第一、原材料儲備充足,供應鏈優勢碾壓。根據我們2020年1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硅料產能已有79%被硅片企業鎖單。隆基長單硅料供應絕對量居首,且為所有硅料企業最大下游客戶,原材料保障度高。
第二、產能充沛,且低成本產能持續投放。龍頭企業完全可以運用充足的低成本產能打開局面,迅速提升市占率。
第三、成本依然有絕對領先優勢。根據我們的測算,隆基的拉晶成本顯著低于同業20%-30%。
第四、戰略縱深空間大,組件優勢產能降維打擊。歷史數據表明,組件端價格波動顯著小于硅片端,因此硅片價格快速下行階段,一體化組件龍頭將在組件端留存住硅片端出讓的部分利潤,隆基在這方面的優勢是單晶硅片同行完全不具備的。
預計此戰過后,單晶硅片行業龍頭毛利率將長期維持在25%左右水平,對于產能較小、成本較高的公司來說,已經沒有繼續參與的必要,投資收益率已經低于同期理財產品,擴產沖動將得到有效抑制,行業秩序將得到穩定。
投資建議:根據2021年國內組件硅片需求情況及硅片行業的成本曲線,我們預計明年硅片的價格中樞將在2.67元/片附近,下降20%左右。而硅片龍頭企業由于原材料保障程度高、成本管控好,盈利表現將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硅片格局穩定,龍頭也將憑借先進的電池和組件產能,脫離單純的單晶硅片行業,進一步鞏固在光伏行業的碾壓級優勢。
作者: 來源:興業電新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