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世界500強一直是公眾關心的熱門話題,與世界和中國經濟的關聯性更為人所津津樂道。日前,國網能源研究院財會與審計研究所在京發布的《是榮光還是方向:世界500強的認知邏輯》報告,全方位詮釋了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榜單中的態勢。并指出,二十年間,世界500強榜單上榜中央企業數量不斷增長、排名日趨靠前,所涉行業也日漸增多,發
長期以來,世界500強一直是公眾關心的熱門話題,與世界和中國經濟的關聯性更為人所津津樂道。
日前,國網能源研究院財會與審計研究所在京發布的《是榮光還是方向:世界500強的認知邏輯》報告,全方位詮釋了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榜單中的態勢。
并指出,二十年間,世界500強榜單上榜中央企業數量不斷增長、排名日趨靠前,所涉行業也日漸增多,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另在2020年度,中國上榜電力企業數量最多,其在營業收入、利潤、資產和權益規模四指標方面均名列第一。
世界500強與全球經濟同頻共振
世界500強企業是全球經濟運行中最為核心和活躍的市場主體,營業收入規模占全球GDP比重大約為40%。《報告》分析得出,500強榜單的變化與世界經濟發展的變化呈現出高度一致性,即使在2008金融危機、2010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2015年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下,這一比例也幾乎沒有什么變化。
由于企業是國民經濟中較為活躍的經濟體,世界500強企業的營業收入變化的幅度高于世界經濟變化的幅度。
從美國遙遙領先到中美“雙人舞”
在過去二十年間,美國企業一直是世界500強榜單的主角,中國企業從2001年起一路趕超:2008年上榜企業數量超過英國;2009年超過德國和法國;2011年超過日本;2019年首次超越美國,中美合計250家,占據榜單半壁江山;2020年度升至254家,占比超過50%,中國上榜企業超過美國12家,中、美上榜企業領跑榜單態勢明顯。
2001—2020 年中美兩國上榜企業數量及其占世界 500 強榜單的比重
2002年度,中美兩國上榜企業數量差距最大,為185家。此后,美國上榜企業數量持續下降,中國上榜企業數量持續上升,2019年度中國反超美國7家,2020年度反超差距擴大到12家。
中美兩國上榜企業營業收入合計占比同樣在上升,2016年度占比超過50%,收入2020年已占到55.7%。
2001—2020 年度中美兩國上榜企業營收及其占世界 500 強營收比重變化情況
2002年度至2020年度,中國上榜企業數量增長率和營收增長率均表現不俗。中國上榜企業數量持續增長,收入增長率是美國上榜企業收入增長率的7倍。
在數量增長率上,中國上榜企業二十年間平均增速14.6%,每年平均新增上榜企業數量9家。美國上榜企業數量平均每年下降2.1%,每年上榜企業數量平均減少3.5家。
在收入增長率上,中國上榜企業收入平均增長率21.7%,美國則為3.3%。
2005年度以來,中國新上榜企業(不含退榜后再次上榜)數量累計為146家,占比27.8%;美國為97家,占比18.4%;其他國家合計為283家。中國每年度新產生的世界500強企業平均達9家,年度新上榜企業數量最多。
中國企業的逐鹿之路
從發展視角看,中國上榜企業數量與收入占世界500強比重不斷上升,且在500強各排名段分布較為均衡,規模實力類指標靠前,但效益類、效率類指標仍有提升空間。
在過去二十年間,世界500強中國上榜企業營業收入從14萬億美元上升至33萬憶美元,營收占比逐年上升,從1.9%上升至25.6%。
2001—2020 年度中國 500 強營業收入與世界 500 強營業收入總額比較
中國上榜企業經營業績從靜態看,人均營業收入水平較低。2020年度,低于世界500強平均水平10萬美元/人,低于美國、日本企業近20萬美元/人。動態看,中國上榜企業人均營業收入增長最快。2001―2020年度人均營業收入從4萬美元/人增至38萬美元/人,增長了近8.5倍。
中國上榜企業收入利潤率波動相對穩定,振幅在3%~7%之間。2015年后,美國上榜企業平均收入利潤率維持在7%左右,中國上榜企業平均收入利潤率在5%左右。即使受2003年“非典”疫情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收入利潤率降幅也較小。
所有制結構視角下的中國上榜企業
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均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從中國企業逐鹿世界500強榜單過程看,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具有先發優勢,民營企業后來居上,在消費、金融、計算機與電子設備、互聯網服務等行業與展現了蓬勃的發展活力,產生了多家具備全球競爭力與影響力的企業。
①國有企業:中流砥柱
二十年間,上榜中央企業數量不斷增長、排名日趨靠前,所涉行業也日漸增多,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中央企業中國國有企業尤其是國資委、財政部等部門直接管轄的中央企業,匯聚了業內優質生產要素資源,在軍工、能源、電信、航空等領域優勢顯著。
2001—2020 年度上榜中央企業數量與平均排名變化情況
地方國有企業一般是各省市的龍頭企業,大多集中在采礦、原有生產、金屬產品等行業,自2009年度河鋼集團首次上榜后,地方國有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營業收入在中國上榜企業中占比不斷提高,屬于中堅力量。
2009—2020 年度上榜地方國有企業行業分布情況
②民營企業:異軍突起
民營企業發展活力較強,2008年度民營企業僅有聯想集團一家上榜,十年后,民營企業上榜數量增至29家,成為中國上榜企業的有生力量。2017年度,民營企業收入利潤率首次超過國有企業,效益水平不斷提升,平均排名從499名上升到269名,發展活力較強。
2009—2020 年度上榜民營企業數量及收入利潤率情況
相較于國有企業,中國民營企業在第三產業發力明顯。2008年度,以計算機、辦公設備為主營業務的聯想集團首次上榜。2015年度,上榜民營企業分布在11個行業,最高排名96位。2020年度,上榜民營企業分布在16個行業,多元趨勢明顯,最高排名21位。
上榜民營企業行業分布情況
2020年度,中國上榜民營企業集中在消費、電子、互聯網等服務領域,與國有企業形成互補;同時,中國上榜民營企業在銀行、互聯網、金融等行業已經形成一定優勢,收入利潤率高于國際同行業平均水平。
2020 年度中國上榜民營企業與同行業收入利潤率對比情況
行業分布視角下的中國上榜企業
二十年間,中國上榜企業所在行業日趨多元,在工程與建筑、金屬產品、公用設施、網絡與通信設備等領域收入占比過半,網絡服務與零售業務在新興產業中形成了總數優勢,但制藥、消費、車輛與零部件等領域尚處于追趕國際先進階段。從效益上看,中國上榜企業收入利潤率普遍較低,與美國先進企業盈利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高質量轉型任重道遠。
整體情況看,中國上榜企業所在行業不斷增多,在工程與建筑、金屬產品、公用設施、建材與玻璃、航天與防務、貿易、采礦與原油生產等領域營業收入已經具備行業優勢。在互聯網、電子設備、銀行等領域也占據重要角色,但在綜合商業、零售、保健等領域占比較低。
《報告》顯示,2020年度,世界500強上榜電力企業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德國、法國等10個國家。
其中,中國上榜電力企業數量最多。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華能、大唐、華電以及國家能源集團、國電投集團五大發電企業均在榜單。全球上榜電企排名第三、中國上榜電企排名第二的國家電網,成為全球電力行業中唯一進入榜單前10名的企業。其在營業收入、利潤、資產和權益規模四指標方面均名列第一。

從發展視角看,中國上榜企業數量與收入占世界500強比重不斷上升,且在500強各排名段分布較為均衡,規模實力類指標靠前。
中國未來上榜企業數量潛力巨大
世界銀行預測2021年世界500強營業收入增長率、世界500強收入規模占全球GDP的比重同比下降。《報告》顯示,疫情將會成為部分行業變革與企業轉型的催化劑。預計2021年度世界500強能源企業排名或將整體下滑。
2020年,中國是在主要經濟大國中GDP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考慮500強營收增長率與世界GDP增長率變化趨勢的一致性,預計2021年度,除中國外,美、法、德、英、日等主要經濟大國的500強 企業營業收入總量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通過分析,《報告》指出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中國作為擁有 14 億 人口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伴隨國民經濟增長與居民收入增加,將市場優勢轉化為競爭優 勢,中國具備培育更多世界 500 強企業的潛力與能力。
數據、結論均來源于:《是榮光還是方向:世界500強的認知邏輯》報告
作者:牟思南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