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0日,五大發電央企主要上市公司華能國際、國電電力、大唐發電、華電國際、中國電力披露了2020年度業績報告。綜合5家公司的年報來看,燃料成本的下降提升了公司盈利水平。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發電公司也將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燃料成本減少,凈利潤增加2020年,華能國際、華電國際、國電電力營業收入
截至4月20日,五大發電央企主要上市公司華能國際、國電電力、大唐發電、華電國際、中國電力披露了2020年度業績報告。綜合5家公司的年報來看,燃料成本的下降提升了公司盈利水平。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發電公司也將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
燃料成本減少,凈利潤增加
2020年,華能國際、華電國際、國電電力營業收入小幅降低,分別降低2.39%、3.11%和0.15%。大唐發電、中國電力營業收入同比小幅增加,分別增加0.17%和2.39%。
華電國際、華能國際2020年度發電量小幅降低。從年報上看,發電量下降是營業收入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唐發電、中國電力發電量有所增加,分別增加2.77%和5.47%。
歸母凈利潤方面,5家發電上市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幅不小,其中華能國際的增幅最大,為191.51%,其次為大唐發電,達185.25%。兩家公司歸母凈利潤的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燃料成本及財務費用的下降,華能國際境內燃料成本同比減少72.17億元,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減少19.08億元;大唐發電燃料成本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2.13億元,財務費用同比減少3.23億元。
國電電力指出,凈利潤增加的原因一是發電量同比增加,入爐標煤單價同比降低;二是公司火電資產整合,轉回以前年度損益;三是固定資產折舊會計估計變更。
中國電力收入及利潤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水電板塊利潤大幅上升,風力及光伏發電收入和利潤增加,以及燃煤發電單位燃料成本下降。
資產負債率方面,華能國際、華電國際、大唐發電、國電電力分別減少5.59%、5.24%、3.62%、1.76%,中國電力資產負債率增加3.06%。
2020年五大發電央企主要上市公司主要財務數據
2020年五大發電央企主要上市公司發電業務情況
2020年,5家發電公司的營業成本都有所下降。燃料成本在燃煤發電企業營業成本中占比約為五成。5家發電上市公司燃料成本在2020年都有所降低,燃料成本降低是營業成本降低的主要原因。
不過,華能國際、華電國際、大唐發電、國電電力提醒,燃料成本面臨一定的上升風險。受環保安全整治以及落后產能退出、突發事件等影響,局部地區、部分時段可能出現煤炭供應偏緊情況,交易規模和價格存在不確定性,2021年電煤價格運行重心將會有所上移。
2020年五大發電央企主要上市公司燃料成本情況
可再生能源繼續發力,火電空間受到擠壓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華能國際可控裝機容量133357兆瓦;國電電力控股裝機容量87991.9兆瓦;大唐發電裝機容量68278.13兆瓦;華電國際控股裝機容量58448兆瓦;中國電力權益裝機容量23878.20兆瓦。
電力行業如今正加快低碳轉型。從清潔能源裝機比例(含氣電)上看,中國電力比例最大,為39.34%,上一年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為35.57%。大唐發電、國電電力、華電國際、華能國際清潔能源裝機依次為29.4%、26%、24.92%和20.6%,均高于上一年度。
2020年五大發電央企主要上市公司裝機情況
2020 年,華能國際資本性支出453.72 億元,同比增長 34.63%,其中風電、光伏業務資本支出分別為259.09億元和32.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99%和15.06%。2021年華能國際資本性支出計劃總額為564.07億元,其中計劃投入風電與光伏的資本為313.82億元和99.60 億元,仍然保持較高增速。
大唐發電在2020年資本性支出共132.58億元,同比增長30.25%,其中風電、光伏業務資本性支出分別為76.81億元(占比57.93%)和32.36億元(占比24.41%),同比增長45.42%和579.83%(大唐發電光伏業務在2019年的資本性支出為4.76億元)。
中國電力在2020年度資本性支出為182.69億元,同比增長15.09%,其中,清潔能源板塊(水電、風電及光伏發電)的資本性支出為141.36億元,同比增長18.43%,主要用于新發電廠和發電站的工程建設。
此外,中國電力年報顯示,2020年,火電售電量占總售電量的62.27%,其凈利潤在總凈利潤中占比僅為17.87%,而在2019年度火電業務凈利潤占總凈利潤的25.15%,2018年度占比為31.6%。2020年,中國電力風電和光伏業務售電量占總售電量的10%,但其凈利潤在總利潤中占比達41.57%,盈利能力可觀。
中國電力指出,年初受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影響,以及清潔能源消納增加,擠占煤電發電空間,煤電售電量也因此下降2.23%。
從煤電機組上看,華能國際、華電國際、大唐發電、國電電力燃煤機組2020年全年平均供電煤耗均下降。其中,華電國際平均供電煤耗最低,達290.4克/千瓦時。隨后依次為,華能國際291.08克/千瓦時,大唐發電296.23克/千瓦時,國電電力298.45克/千瓦時。中國電力供電煤耗從2019年的301.82克/千瓦時上升到303.31克/千瓦時。中國電力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以及清潔能源消納增加,2020年煤電售電量下降2.23%,加上煤電機組出力系數下降,供電煤耗率微升。
2020年五大發電央企主要上市公司供電煤耗情況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部分區域將執行更加嚴格的“能源雙控”政策,給各發電公司的火電業務產生不利影響,加上容量回收成本機制的缺失、輔助服務市場的不健全以及單邊降價的電力市場導向,制約發電成本的有效疏導,火電業務的經營風險會有所加大。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大唐發電提出要加快推動清潔能源發展,優化調整電源結構,提高清潔可再生能源比例。
華能國際提出,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制定并實施“2025 碳達峰行動計劃”,加快新能源發展,加快煤電結構優化升級。
國電電力表示,將緊密跟蹤煤電靈活性改造相關政策動向,優化煤電產業結構和布局,高質量發展煤電產業,促進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煤電保障電力供應和調峰、調頻輔助服務的市場價值,同時大力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積極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能源基地建設,依托火電、水電企業積極打造“火電+新能源”“水電+新能源”的產業模式,培育新的盈利增長點。
中國電力表示聚焦清潔能源主線,加快平價可再生能源項目儲備和開發建設,推進山西大同零碳綠色能源基地及遼寧朝陽智慧生態新能源示范基地建設,加強煤電技術改造,盡快實現公司“碳達峰”目標。
作者:潘秋杏 來源:南方能源觀察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