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litionforAffordableSolarEnergy(CASE)近日進行了一項經濟分析,反對SolarWorld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的光伏“雙反”請愿,即向中國進口的商品征收250%的關稅。BrattleGroup發現,向中國制造的太陽能光伏電池和組件征收100%的關稅就會導致未來三年內美國凈損失50000個工作崗位。另外,強制征收關稅后第一年對美國出口中國的多晶硅征收報復性關稅會導致近11000甚至更多人失業。
該項研究仔細探討了一直到2014年征收的50%關稅或100%的關稅可能對美國光伏行業造成的影響。在每種情況下,研究都提供了高低兩種估計值,以便將模擬供需價格彈性的易變性考慮在內。該項研究指出,100%的關稅將導致消費者損失6.98億美元到26.2億美元。這將在未來三年內使得16917至49589美國人失業。類似的,50%的關稅將導致消費者凈損失在6.21美元到22.87億美元之間。這在未來三年內會導致14877到43178美國人失業。這些數據均為光伏電池或光伏組件生產的凈增益。
為衡量光伏組件價格上升對就業造成的影響,Brattle分析使用了與政府機構、行業和經濟學家相同的分析模型(IMPLAN)來衡量經濟影響。
但BrattleGroup的研究并沒有考慮推升光伏發電價格的潛在影響,即可能會影響全美對光伏政策的支持。分析師指出,光伏行業的混戰和提高的價格可能會損害光伏行業的可信度和公共政策支持。
CASE總裁JigarShah表示:“這份分析清楚的指出,即使施加50%的關稅,比SolarWorld提出的少很多,對于美國的工人來說也都是致命的打擊。我們不能眼看著一家公司的反中行為威脅到整個光伏行業和成千上萬的美國工人而坐視不管!
報告的作者BrattleGroup負責人MarkBerkman博士表示:“美國光伏行業有許多方面,非常復雜,我們僅能利用一目了然的經濟分析方法來建立行業模型。我們首先預測了由于關稅所導致的價格提升而帶來的太陽能光伏系統需求下降。之后又分析了兩種情況下工作崗位可能出現的增減,即對進口光伏電池和光伏組件分別施加50%和100%的關稅。即使從最保守的觀點來看,我們也看不出征收關稅對創造就業機會有任何好處,相反可能會造成危害!
根據Brattle的分析,如果不征收關稅,“光伏系統的總體需求預計會從2011年的1,678MW增長到2014年的4,894MW。50%的關稅會提升行業內的價格,阻礙行業增長,總體需求將在2014年下降到3,350MW。100%的關稅將更加嚴重的影響增長,需求將在2014年低到3,159MW。這對于光伏電池市場來說可謂巨大的波動,在此項研究中被認為是減少工作崗位的主要因素!
Shah還指出,此項研究的發現與《華爾街日報》上刊登的中國輪胎關稅有異曲同工之妙。
該篇報道稱:“此舉的目的是限制客車和輕卡輪胎的進口,從而鼓勵美國國內生產和創造就業機會。但由于種種原因,此舉并沒有達到以上任何一種效果,卻提高了消費者的購買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