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光伏電池制造商之間的差異是很小的,任何一丁點的競爭優勢可能意味著生存或遺忘。通過光伏企業最近發布的業績報告,我們不難看出小小的差異也可能會影響財務結果。
光伏行業有兩個測量標準:光伏組件轉換效率和每瓦成本。不管缺了哪一樣,另外一個都毫無意義,因為這兩個標準的相互影響決定了一個光伏企業的競爭地位。
下表是全球5大光伏制造商業績報告季度變化表,包括營收、毛利率、最高光伏組件轉換效率。通過毛利率我們能大概知道每瓦成本。我們應該能夠從中了解到光伏組件轉換效率是如何影響利潤和營收的。
正如看到的那樣,光伏組件轉換效率和財政健康狀況有些關聯。在中國制造商中,阿特斯陽光電力營收降幅最小,毛利率最高,部分原因是較高的光伏組件轉換效率。英利綠色能源在這些方面簡直不值一提。
從上表中我們還能發現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盡管SunPower的制造成本較高,但其毛利率和低成本光伏制造商也有一拼。這也凸顯了光伏組件轉換率對這個行業是多么的重要。因為轉換率提高了,BOS成本就會下降。
正是這些轉換效率的優勢讓我給予SunPower和阿特斯陽光電力“優于大盤”的評級。目前,他們的表現都落后于大市,但是從長期來看我認為這兩家企業將成為光伏行業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