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風光的光伏產業如今一片狼藉。日前有消息稱,四川作為國內多晶硅最集中的產地,工信部首批通過行業準入審查的6家多晶硅企業中,多晶硅價格去年下半年驟跌以來多數已停產,僅2家企業勉強求生。對此,工信部召集數家多晶硅企業代表座談,商談目前的市場形勢及政策。多晶硅行業慘淡,部分上市公司業績也下跌,前兩年投資的項目如今陷入尷尬境地。
多晶硅價格暴跌
去年歐債危機的爆發,讓當時如日中中天的光伏產業突然感受到寒冷。去年年中,國際多晶硅的價格還處于70多美元/公斤,而到第四季度則驟跌至30美元左右,而且這種跌勢在進入2012年并沒有剎車。就國內多晶硅的出廠價來看,去年年中多在44萬-46萬元/噸,到去年四季末已跌到26萬元/噸價格左右,而進入2012年多晶硅廠商的報價多在22萬元/噸左右,甚至有時跌至20萬元/噸。有業內人士如此評價:多晶硅價格大跌已使全世界全行業虧損。
近期多晶硅價格雖然有一定反彈,電子商務網站生意寶中多晶硅的價格顯示,國內多晶硅的出廠價大約在22萬元/噸-25萬元/噸,但這種較去年年末的小幅反彈,恐怕仍然無法讓停產的廠商恢復生產,因為沒錢可賺。
上市公司業績尷尬
多晶硅價格去年下半年的暴跌,幾乎全部“涉硅”的上市公司都日子難過。據記者粗略統計,滬深兩市有近20家公司的業績因此受累,向日葵、天威保變、江蘇陽光等一批公司凈利潤下滑50%以上,少數公司甚至超過90%。
實際上,去年四季度,不少上市公司旗下生產多晶硅等產品的企業紛紛停產,如11月川投能源參股的四川新光硅業科技公司停車技改;12月天威保變以及岷江水電共同投資的四川硅業公司停產。隨著多晶硅等產品價格下跌,有關公司開始大幅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如拓日新能2011年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總金額5437.4萬元,公司2011年虧損1.39億元。光電股份等公司也都加大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公司的再融資方案也不得不因此擱置。計劃定向增發融資的航天機電,今年以來幾度調整增發方案,除了下調增發價,還降低了募投項目的預期收益。公司稱,2011年下半年以來,光伏市場環境變化,光伏產品原材料采購和產品銷售價格較原來的預測有一定幅度下降,稅后內部收益率從原來的14.66%降至10.31%,稅后靜態投資回收期由原來的6.45年延長至7.77年。但即使航天機電連續“妥協”,資本市場是否買賬仍是個未知數。
除了計劃融資投向光伏項目的公司受到影響,已有的項目投資是否繼續也成為難題。不少公司的多晶硅生產項目總的投資時間長達5年,目前正處于建設的過程中,如此的不景氣行情中這些項目可能擱置多久,令市場擔憂。天威保變控股的天威四川硅業公司去年12月中旬停產,但仍屬于耗錢的主兒,去年年底天威保變向其提供委托貸款2.1億元,期限一年,主要用于天威硅業的生產運營。
今年股價并不疲軟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今年以來隨著A股市場整體上漲,多晶硅相關個股股價并沒有出現大幅下跌,而多有所上漲,如樂山電力、江蘇陽光、岷江水電等均累計上漲20%以上,鄂爾多斯、川投能源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也有10%以上,基本上跑贏大盤。不過去年四季度表現不佳,樂山電力、江蘇陽光、岷江水電跌幅均接近30%,航天機電、特變電工也都下跌20%以上。
據悉,3月18日多晶硅行業技術創新聯盟將召開會議研究對策,多晶硅概念股能否“否極泰來”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