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9月中國提出“30·60”目標之后,光伏產業的增長空間被進一步打開。由于在技術和產能方面的優勢突出,加上未來增長空間巨大,光伏產業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之一。在國內外長期政策引導和市場扶持驅動下,我國光伏產業經過20多年大起大落發展,經歷了“三頭在外(資源供給、設備制造、
自2020年9月中國提出“30·60”目標之后,光伏產業的增長空間被進一步打開。由于在技術和產能方面的優勢突出,加上未來增長空間巨大,光伏產業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之一。
在國內外長期政策引導和市場扶持驅動下,我國光伏產業經過20多年大起大落發展,經歷了“三頭在外(資源供給、設備制造、市場空間)”、境內外政策動蕩、貿易打壓等諸多坎坷,2007年成為全球第一生產國至今,無論是在制造業規模、產業化技術水平、應用市場拓展,還是產業體系建設等均穩居世界首位。
2020年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產量分別占全球的76%、97%、83%、76%。隨著核心技術及設備國產化突破,工業化規模大幅度提升,2021年進入平價上網時代已得到行業內公認。但光伏產業成為能源供應主動脈,在無補貼下,除面對火電行業平價上網外,還要滿足電網輸送體系穩定性要求。
光伏全產業鏈包含三部分,一是光伏組件制備,包含從石英砂制備硅料,硅棒和硅片切割、電池及組件裝配。二是光伏安裝和運行,以60%集中式光伏+40%分布式光伏、25年壽命為基準。三是光伏產業輸送涉及的相關產業,包括現有火電廠靈活性改造、儲能設施配套、電網智能化升級和特高壓輸電線路建設。
初步判斷,未來10年光伏全產業鏈兼具了經濟性和成長性,年帶動經濟增加值約1萬億元,以2020年GDP總量100萬億元和年均增長6%測算,可拉動GDP增長1個百分點,提供就業崗位約2000萬個,成為國內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的支柱之一。同時,“十四五”期間年可替代煤炭消耗189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907萬噸、粉塵1890噸、二氧化硫5794噸、氮氧化物9656噸。2025年較2020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億噸,占2020年全國排放量98.9億噸的2.5%,具有較好的環境效益。
光伏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1.全球基本情況
2010-2020年受技術進步、規模化經濟、供應鏈競爭和開發商經驗日益增長的推動,光伏發電成本急劇下降。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數據顯示,10年來全球光伏發電加權平均LCOE(平準化度電成本)從38.1美分/KWh下降至5.7美分/KWh,降幅高達85.0%。同期海上和陸上風電、光熱發電、生物質發電LCOE分別下降48.1%、56.2%、68.2%、0%,均小于光伏發電降幅。
全球光伏累計裝機規模從2014年177GW增加到2020年760GW,年均增長率27.5%。2020年全年平均利用小時數1125小時,發電量8557億度,總發電量滲透率3.2%。新增裝機規模134GW中,有20個國家超過1GW。中國、歐盟和美國無論是新增還是累計均穩居前三,是太陽能利用的主要區域。
實現國際能源署1.5℃溫升控制目標,最主要的兩個措施是消費端電氣化和供應端可再生能源發電。測算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從2020年10%提升到30%,全球電氣化率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從20%提升到50%,可再生能源發電從26%提升到70%以上。
隨著光伏發電迎來平價拐點,規模不斷擴大,技術迭代和產業升級加速,成本將進一步下降。同時下游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傳統市場和新興市場結合,多個國家將光伏發電作為常規能源。全球能源署預測,2025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約1500GW、年均增長率21%,總耗電量滲透率約7%。2030年約4500GW,較2020年增長5倍。2050年將達到14000GW。
2.我國基本情況
10年來,我國電力生產供應能力穩步提升,年均裝機增長率10.3%,裝機結構持續優化,火電占比逐年下降,非化石能源裝機不斷創歷史新高。光伏產業在技術進步和政策推動下發展迅速,從2011年到2020年年均裝機增長13倍,發電量增長48倍,遠超其它供電系統,為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和應對環境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報,2020年光伏累計并網裝機容量253GW,占總裝機容量2290GW的12.1%。新增光伏裝機48.2GW,連續8年世界第一,年平均利用時數1030小時,發電量2605億度,總發電量滲透率3.4%。
光伏產業鏈中硅料產量39.2萬噸,占全球73%,連續9年位居首位。硅片產量161.3GW,占全球97.4%。電池片產量134.8GW,占全球83%。組件產量124.6,占全球76%,連續13年位居全球首位。產品出口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年出口額197.5億美元,并根據市場需求,形成了全球化布局,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建廠,產能超過200GW。
經多年攻關和發展,我國光伏產業已具備顯著的成長性,國家雙碳政策目標確立,倒逼了光伏產業發展節奏加快,有望成為我國內循環的著力點。國家發改委表示2030年風光發電裝機超過12億千瓦。我國的光伏產業無論是技術還是規模均位居國際首位,是世界主要供應商,具備成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全球新增電力裝機的主力。
作者:張彩麗 來源:能源雜志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