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針對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發起的‘雙反(反補貼、反傾銷)’調查已經對山東省內相關企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山東東營光伏太陽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公司今年以來已基本沒有對美國市場進行出口。
東營光伏太陽能有限公司是國內集生產硅棒、硅片、電池片、光伏組件及光伏系統集成為一體的大型太陽能公司。2011年,這家企業90%的銷售收入來自出口產品,其中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占公司出口額的10%左右。該公司質量、安環與客服總監段小龍介紹說,自去年10月份美國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以來,公司積極應對,和國內的4家企業一起抗辯,目前反補貼調查已經有了初步裁決結果,確定對中國光伏企業采取區別征稅政策,其中,對一家企業征收2.9%的稅,對另外一家企業征收4.73%的稅,對其他所有中國企業征收3.61%的稅。
“‘雙反’對中國的光伏企業是有影響的。今年我們基本對美國市場沒有出口,出口大部分集中在歐洲、澳大利亞和印度。”段小龍表示,美國‘雙反’中的另一項反傾銷稅率初裁將在今年5月17日進行,到時稅率還會增加,“‘雙反’加起來會帶來更為嚴重的結果”。更讓省內企業擔心的是,目前,印度也已經發起了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接下來歐盟也很有可能會采取類似措施。
“雙反”促使山東省內光伏企業積極尋找對策。段小龍告訴記者,下一步,公司會積極向政府和國外同行闡明“雙反”的壞處,同時在國外尋找代工,避開關稅壁壘,“目前,國內有些光伏企業已經在這樣做了”。
山東省內光伏企業的另一大動向是開拓國內市場。2011年以前,力諾光伏集團的產品出口要占到70%。該集團總經理李秉霖說,今年集團將會把發展國內太陽能電站作為重點,逐步實現內銷與出口比重各占50%。李秉霖介紹說,2011年集團已經在國內興建了80兆瓦的電站,今年的目標是200兆瓦的電站,2015年前要建成1000兆瓦的電站。
山東節能辦資源節約處處長、太陽能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玉剛認為,美國“雙反”對國內光伏產業有一定的影響,他贊成光伏企業大力開拓國內市場,建議工業企業新建的廠房達到一定標準的,要同步安裝太陽能光伏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