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硅片“雙雄”,不約而同都改名了。
近日,中環股份和隆基股份(雙雙宣布將更改公司名稱,其中中環股份更名為“TCL中環”,而后者改名為“隆基綠能”。
事實上,這兩年中國光伏行業保持著高景氣的行情,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甚至出現了“一硅難求”的現象——即使上游硅料價格屢創新高,但下游電池片的采購熱
事實上,這兩年中國光伏行業保持著高景氣的行情,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甚至出現了“一硅難求”的現象——即使上游硅料價格屢創新高,但下游電池片的采購熱情,依然高于硅片的供給增量。
雙雄格局的光伏行業進入品牌競爭時間
坦白來說,這兩年并不是經濟高歌猛進好時候,即使放眼全球也一樣。
一方面疫情的反復,另一方面局部地緣沖突的加劇,都讓全球經濟增加了很多的不確定性。
但對于中國的光伏行業來說,反而迎來了一個難得的黃金發展期。樂觀的人士評價說,中國光伏產業有望走出此前的低迷,如能抓住這次周期性機會,能幫助產業再上一個水平。
事實上,在8年前的2014年,中國的光伏行業也曾經歷過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
那時中國新增裝機容量達到了12GW,同比增長了232%,占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的三分之一,接近歐洲2013年新增裝機容量總和。
這也代表全球光伏市場重心的轉移,從以歐洲為核心區域逐步轉向亞洲,中國超越老牌光伏重地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光伏市場。而且后來隨著產業格局的變化,中國創造了三個世界第一:光伏制造世界第一、光伏裝機量世界第一、光伏發電量世界第一。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曾就中美兩國各行業競爭力進行比較,稱中國已經逐漸占據全球清潔能源技術的領先位置,光伏電池板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目前,中國的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等產品的全球市場占有率,都超過六成,硅片甚至能達到90%以上。
可以這么說,中國的光伏產業鏈,已經在全球建立起相對競爭優勢。
去年下半年,中國光伏行業掀起了一輪漲價熱潮,特別是作為上游原料的“硅”,屢創新高。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去年最上游的硅料最高漲幅為224%。
但事實上,今年硅料產能已經開始逐步釋放。
一些業內人士預測,隨著產能陸續釋放,硅料企業盈利高點已過,價格拐點來臨!敖衲旯枇瞎┙o將大于需求端,價格回落或不可避免!毙袠I咨詢機構PV InfoLink也預計今年硅料價格將出現加速跌勢。
競爭態勢的變化,也對行業競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單晶硅片作為光伏上游原材料制品,普遍以大批量訂單采購進行生產,屬標準化產品。因此在同規格產品下價格越低越容易搶占市場,但價格的背后,往往關系著規模和利潤,靠價格的競爭往往會傷害利潤表。
可口可樂不怕車間被毀,而亨利•福特也堅信“只有品牌才能長盛不衰”。作為光伏產業鏈上的中間環節,硅片市場也將會面臨品牌的競爭。
而一旦步入全球范圍的市場競爭,品牌更是世界的通用語言。
無論是TCL中環還是隆基股份,在這個時間點宣布改名,都意味著,光伏硅片行業將進入品牌競爭的時間——除了效率、技術、管理能力、產品質量、價格之外,一個極具美譽度的品牌,將能幫助自己領先競爭對手。
中環改名背后的含義更深
1998年,斯坦福大學里的兩個學生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遇到了一起,并成為了搭檔。
隨后兩人鼓搗出一個名為“BackRub”的軟件,用于反向鏈接分析,以及跟蹤和記錄互聯網上的數據。
事實上,這個奇怪名字——它的意思是“網絡爬蟲”——沒用多久,就被“google”所替代。新名字其實是一個數學名詞,意思是數字“1”后面加上一百個“0”的數量。
后來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了,Google也成為了全世界網民最熟悉和親切的名字了。
一個好名字有時候對處于上升期的公司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加分。就比如最早百事可樂其實是以創始人的名字命名,叫做 Brad’s Drink(布拉德飲料),而耐克的曾用名是Blue Ribbon Sports(藍絲帶體育)。
如果說隆基股份改成“隆基綠能”,是希望能進一步向外界展示公司的發展方向,屬于內生單向的,那么中環股份更名為“TCL中環”,背后則有著更多的含義。
單從名字上來說,中環一直是光伏業內專業化公司,是硅片雙寡頭之一。而TCL作為擁有四十多年發展歷史和二十多年海外品牌積淀的科技企業,在國民乃至全球消費者心中有著廣泛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其品牌全球口碑一定程度上能為中環進一步賦能!癟CL中環”這一新名字能進一步加強與TCL品牌關聯性,而這個組合未來也許能產生更多“化學反應”,能為中環帶來更好的品牌競爭力。
而另一方面,從深層次的角度來說,此次更名,反映TCL對中環作為核心業務來重視。中環正處在高速的光伏賽道,同樣為對于聚焦高科技、重資產、長周期戰略新興型產業的tcl科技帶來價值提升。站在TCL全球業務布局上,TCL中環乘勢而為,未來將更多從戰略上獲得TCL的賦能和協同,包括TCL全球化的經營能力,以及此前的全球布局和資源。
眾所周知,TCL是中國最早走出去的企業之一,幾乎經歷了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的完整過程。
TCL的全球化走出了一條既遵循歐美日韓過往規律,又具有自身特色的成功路徑,是中國企業全球化的典型代表,為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提供了實踐樣本。
在產業升級的同時,還構建了全球產業布局,包括全球生產制造、全球營銷、全球研發、全球服務等。
這一切顯然是一般企業無法企及的,而未來對于TCL中環而言,借助TCL品牌影響力,將能助推TCL中環的全球業務發展,或能迎來一個嶄新的全球化發展新機遇。
更名之外,融合正在加速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作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開頭給我們留下了永不過時的一句思考。
保持足夠的謹慎對于投資者來說,無疑是金科玉律,但對于充滿冒險精神的企業家來說,眼下的光伏行業,正是一個“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好時候。
從2003年起,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一直在穩定提升,目前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約為26%,而其中光伏發電占比約為2.3%。
“包括光伏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每年持續提升,但目前占比仍然較低,未來提升空間巨大”華安證券在一份行業研報中作出預測。
隨著中國“雙碳”目標的推進,光伏行業協會也大幅上調了“十四五”期間新增裝機預期。
除了國內,中信證券最新研報表示,歐洲需求此前常年穩定在20GW左右,預計今年各組件廠對歐洲的發貨量將達到50GW,需求超出市場預期。東吳證券認為,中期來看,歐盟光伏需求更為樂觀,2022年也有望超市場預期,戶用光伏和儲能尤為火爆。
國金證券在總結光伏板塊2021年報及2022一季報上市公司業績時,表示目前“需求持續高增”、“行業維持高景氣”。
無論是國家政策、行業趨勢,包括市場空間,都預示著光伏行業還將保持持續高速發展的階段。
作為硅片行業里重要的龍頭企業,在混改首個完整財務年里,中環集團及下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21.1億元,同比增長109.8%;凈利潤44億元,同比增長310.7%。
改名對于中環來說,表面上看,可能只是兩者融合的象征性動作,但事實上,改名的背后,意味著TCL的戰略決策、產業發展、企業管理等經驗,已經在加速向TCL中環輸出。
“今天對TCL意義重大,標志著TCL開始啟動‘半導體與新能源材料’的新動能引擎!2020年8月17日,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在微博上分享道。
這一天,TCL在天津舉辦了新動能戰略發布會。在談到為什么選擇中環集團時,李東生主動披露說,是看中兩家公司“經營業務邏輯、流程和商業模式也高度相似,行業協同性很高”。
從現在來看,李東生的判斷是準確的。
中環在光伏行業的技術優勢,疊加TCL的靈活機制和管理效率,以及雙方都明確的全球領先戰略,讓混改第一年的TCL中環就開始加速奔跑。
根據TCL中環的最新年報,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1.0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7%;凈利潤44.3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0.58%,“經營規模與效益持續增長”。
而2021年TCL(集團)營業收入和利潤也取得了歷史最好成績,整體營收2523億元,同比增長65%,整體規模已達到世界500強;凈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129%。
財務數據是經營狀況的真實反映,混改后,TCL中環導入了新體制和新機制,并和TCL科技在戰略、財資、管理等多維度實現高效協同。
混改后,TCL科技持續加大在新能源光伏領域投資力度。近日,TCL中環在內蒙古中環產業城圍繞高純多晶硅項目、半導體單晶硅材料及配套項目、國家級硅材料研發中心項目等計劃總投資約206億元。這是TCL中環混改后的第二個重大投資項目。
在此之前,2021年2月1日,TCL中環宣布在寧夏投資建設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能工廠及相關配套產業項目,寧夏中環定位成為全球領先、單體最大的光伏硅單晶智慧工廠、綠色工廠。項目共分四個模塊建設,目前一模塊已經全面投產,并于今年1月17日成功完成首顆G12單晶下線。
東方春來早。對于一家處于行業高速發展期,又具有優異資質的公司來說,機會再一次擺在了他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