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會”相似,歲歲年年“景”不同。
每年5月的上海,都上演著光伏人的盛會,盡管光景年年不同,卻如“晴雨表”一般,從一個側面展示著這個行業的起起落落。
還記得去年5月的上海嗎?
雖然頭天還艷陽高照,第二天卻下起了綿綿細雨。在展覽館院內,一位業內老總在雨中憂心忡忡望向灰霧蒙蒙的嘉里大酒店的身影,是那樣的經典。
一如那時的光伏業,或許,在這位企業首次缺席展會的知名企業家心里,也正一片陰霾籠罩。
海外市場“雙反”連連,國內市場又停留在政策何去何從的爭議階段,企業倒閉或老板跑路的消息還時不時四處彌散——去年此時的中國光伏業,危機四起、前路迷茫。
而往年高朋滿座、人頭攢動的上海展會,則在5月陰雨的冷清中,更加凸顯出行業的蕭索。
然而,光景的更迭,竟如斯迅疾。
在克強總理的親自干預下,不僅國際市場的貿易壁壘危機得以有效緩解,國內市場更是超快速的啟動。
市場形勢轉圜之快,令許多光伏企業都措手不及。在下半年的搶裝潮中,“產能過剩”已成為核心難題的中國光伏制造業,不僅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甚至還出現了組件生產企業四處搶購組件的“奇觀”。
行業整體的回暖,由光伏人的活動頻率,也可見一斑。在今年3月北京的一個光伏展會上,觀展的業內朋友明顯地多了起來,甚至許多“隱居”已久的光伏人,也開始再次拋頭露面。
光伏業,再現等待已久的熱潮。
無疑,這預示著,今年上海展會光伏人相聚的盛況。
而經過一個“冬天”的冷卻,光伏人的熱情中,已多了幾許理性。
無論是對新興市場的開拓,還是在國內市場的鋪展,除了極個別龍頭企業仍在不時拋出慣常的豪言壯語外,多數業內企業都表現出了更加穩健的發展姿態。
即使是“吃”掉了老龍頭尚德的順風光電,在計劃年內要完成3GW裝機容量的目標下,也并未表現出此前龍頭老大們那般“不知疲倦”的擴張,除了僅僅表示將逐步恢復尚德的產能外,其下游市場投資總裁雷霆,更是為光伏電站投資制訂了一套甚至有些繁瑣的流程和標準,用以把控建設質量和規避發展風險。
正如中國興業太陽能控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劉紅維所言,中國光伏產業正在進入“應用為王”的時代。
這個時代最顯著的特征,是下游終端應用企業將接過表演的舞臺,無論是興業太陽能的劉紅維,還是順風光電的雷霆,或是曦谷電力的王高翔,亦或是一如航禹太陽能的丁文磊—“他們”,都有可能成為舞臺的主角。
“千川匯海闊,風正好揚帆。”
今天,光伏人再聚上海,且看他們粉墨登場。(吳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