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現實的解決途徑,無疑是鼓勵包括個人屋頂在內的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不需要解決融資問題的分布式項目的發展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記者:張廣明
美國再次啟動的“雙反”調查,無疑為正在緩慢復蘇的光伏行業蒙上了陰影。而從中國光伏的應對路徑來看,可能會通過盡力挖掘國內潛力來彌補由此縮減的需求缺口。
不過,在實行光伏發電項目備案制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對于當地的光伏終端應用的發展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因此,如何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應成為重中之重。
綜合來看,現有的地方出臺的扶持政策最大的差異在于,是否對享受當地補貼的項目規模設定一定的下限。鼓勵更大的項目規模,雖然有利于沖量,但如何解決項目的融資問題無疑是其中最大的障礙;而個人屋頂項目單個規模雖較小,但卻基本上不存在融資問題。從目前的現實來看,支持重心向那些規模相對較小、不需要融資的項目傾斜,或許是更為合理的選擇之一。
在近日召開的2014年全國電力迎峰度夏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家發改委表示,鼓勵嘗試分布式光伏發電就近售電,改進并網服務,加強屋頂資源協調,創新運行機制,推動光伏發電又好又快發展。
不過,將采取何種措施鼓勵嘗試分布式光伏發電就近售電以及如何創新運行機制,發改委則沒有做進一步展開論述。這是下一步值得關注的政策點。
地方的新生力量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光伏電站的發展版圖,正在逐漸向全國蔓延。
四川省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省并網光伏電站裝機3萬千瓦,有3個項目裝機5萬千瓦核準在建,共備案8個項目裝機20.2萬千瓦,另有一批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今年,四川省光伏發電裝機總量將達20 萬千瓦左右。
此外,四川省正在申請4個分布式光伏規模化應用示范區,選址分別在攀枝花、西昌、會理、樂山等地。
無獨有偶。在遼寧省召開的全省光伏發電工程建設推進工作座談會上,遼寧省發改委表示,要繼續抓好風能、太陽能開發利用。這對于完成全省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標具有重要作用,在穩步推進國家預核準風電計劃項目的同時,要加大力度重點發展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