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組件能否得到市場的認可取決于行業和市場的大環境,諸如投資者對發電量的重視程度、土地資源的供應情況以及分布式的進展等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記者:張廣明
光伏行業將再度進入技術驅動時代。
在奇裕集團近日召開的行業研討會上,與會人士認為,光伏產業在歷經產能調整之后逐漸復蘇,新一代的電池片技術研發又重新燃起動能。雖然在各國貿易壓力下,增加了不確定性的因素,但高效電池片產品被寄望能免于紅海廝殺及國家貿易反制,以及隨著分布式光伏系統的抬頭,增加了市場的需求期待。
無獨有偶,NPD Solarbuzz新近發布報告也預測稱,薄膜和高效晶硅組件的供應量將從2014年的5.3GW增長至2018年的14.5GW。
該述預測表示,基于使用高純提拉法(CZ)生長和光伏專用定向凝固爐鑄錠制造的多種晶硅技術之間的競爭,將最終決定哪些技術在未來五年內獲得成功。
常規組件占8成份額
NPD Solarbuzz發布的報告顯示,基于常規太陽能級硅片的光伏組件產量將占今年太陽能組件總產量的89%,全球前20大太陽能組件廠商中有16家都是供應此類組件。由First Solar和Solar Frontier引領的薄膜組件將占接近8%,剩余的約3%份額屬于高效晶硅組件供應商,如SunPower和Panasonic。
上述報告還表示,在未來的五年中,太陽能光伏制造和終端市場供應將分為以下三種技術類型:使用常規太陽能級硅片的標準晶硅制造技術,使用高質量硅片的高效晶硅制造技術;使用類似平板顯示行業中沉積工藝的薄膜面板技術。
NPD Solarbuzz副總裁Finlay Colville表示,從太陽能光伏行業增長初期到2012年,多種不同的太陽能制造技術類型相互競爭,共同發展。這就很難形成一個具體的技術路線,以預測行業技術發展趨勢。
在奇裕集團近日召開的研討會上,與會者認為,圍繞著光伏行業的頻繁的貿易紛爭,將為新一代的電池片的研發增加不確定性。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從長期來看,在中國光伏企業面臨的貿易環境惡化以及眾多國家逐步縮減甚至是取消對光伏發電價格補貼的大背景下,將重創全球光伏行業的生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