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博士在美國華盛頓參加新聞俱樂部活動時發表了題為《(中美)能源領域競爭是否成為新的“太空競賽”?》的演講。且不論朱棣文為美國能源科技政策作些如何的鋪墊,但他的確向公眾公布了一個事實:以尚德為代表的中國光伏企業,之所以能夠飛速發展,“并不是依賴廉價的勞動力,相反的是依靠其領先的技術生產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陽能組件。”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到,盡管中國光伏產業規模已經占據世界半壁江山,但國內外對中國產業的質疑不斷,"有規模,沒技術","高消耗,高污染"等等困惑和疑問,一直伴隨并困擾著中國光伏產業的成長。今天我們完全應該自信地說,中國光伏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許多方面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從光伏產業的核心環節——太陽能電池技術來看,中國光伏企業已經擁有領先世界且真正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2009年8月尚德電力投入規模化生產的Pluto高效太陽能電池,突破了太陽電池常規制造工藝的關鍵技術瓶頸,打破了沉寂多年的多晶硅和單晶硅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世界記錄,平均效率分別達到17.5%和19.5%(經德國夫瑯和費太陽能系統研究所測量)。尚德Pluto技術成功應用于規模化生產,可謂十年磨一劍,也是尚德可望引領全球光伏技術發展的利器。目前尚德研發團隊正在研發基于等離子體的超高效太陽能電池。至今尚德公司已申請各類專利260項,其中發明專利117項;已獲授權專利105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
從光伏材料技術來看,中國光伏企業也在很短時間內掌握了頗具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在尚德創立之初,中國光伏組件的原材料,幾乎100%依賴進口。通過尚德與供應商的共同研究開發,目前大部分原材料完全可以由國內供應商供應,且品質穩定,質量上乘。其中超白壓花玻璃、EVA、接線盒、焊帶、邊框密封膠等還可出口國外市場。太陽能電池生產的重要原材料鋁漿業已實現100%的國內供應并且暢銷海外,同時銀漿技術、晶硅提純技術也已取得重大進展。
從光伏產品檢測技術來看,中國光伏企業在檢測設備的校準水平、標準組件的標定水平以及量產檢測控制水平上都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尚德創建的光伏產品檢測中心,認可范圍涵蓋了IEC 61215:2005全部測試項目、IEC 61730-2: 2004除燃燒實驗外的全部測試項目、UL 1703: 2002 除燃燒實驗外全部測試項目。該檢測中心2009年06月獲得了美國UL授予的中國光伏行業第一個WTDP認可證書,2009年12月獲得德國VDE授予的TDAP認可證書,2010年2月獲得CNAS的國家實驗室認可,同時獲得ILAC-MRA國際實驗室間互認資格。2010年06月獲得北京鑒衡認證中心(CGC)太陽能光伏產品金太陽認證認可;2010年8月獲得加拿大CSA的認可。
從光伏裝備制造技術來看,在尚德公司的支持下,國內光伏裝備技術發展可謂突飛猛進,一批裝備企業堅持走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開發的路子,光伏裝備國產化率預計達到一半以上,極大提高了中國光伏制造的競爭力。如尚德自主研發的大口徑閉管高溫擴散爐,PECVD、層壓壓機、Pluto電池專用生產設備和自動化設備等,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工藝和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投入產業化應用,其全資收購的德國光伏設備制造商庫特勒公司的訂單更是紛至沓來,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在光伏裝備技術方面,中國光伏企業也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并取得了明顯突破。
從光伏技術人才看,以施正榮博士為代表的一批海歸人才,洋為中用,兼容并蓄,成為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天合,英利等光伏企業都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抓手,注重集聚整合全球光伏研發力量,業已形成能夠覆蓋光伏產業鏈,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光伏產業最完整、最優秀的研發和管理人才集聚區。
綜上所述,盡管在光伏產業的某些環節我們與一些發達國家還有差距,但中國光伏企業取得的技術突破是巨大的,是有目共睹的,有的已經躍居世界一流,代表全球光伏行業的先進水平。我們深信,一個用創新來驅動的產業是有生命力的產業、是有希望的產業,中國的太陽能光伏技術必將為全球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