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事件
我們于上周在上海/江蘇組織了為期3天的調研,會見了整條太陽能供應鏈上的主要企業。要點如下:
組件銷售均價在短期內企穩,周期中期毛利率位于15%以上
接受調研的企業表示中國和日本是三/四季度最大的兩個發貨市場。大多數企業在日本的銷售均價已經從0.75美元降至0.60至0.70美元區間的中高端,而近期中國市場銷售均價在0.60美元的低端企穩。包括澳大利亞和南非等新興市場在內的其他市場銷售均價降幅相對更大。由于各企業普遍預計可能在三/四季度擴大對中國/日本市場的出貨量,他們維持了2013年下半年銷售均價企穩的預測。但他們普遍認為中國/日本將于2014年1月初對補貼上網電價的調整可能再次觸發均價變動,周期中期毛利率可能位于15%以上。
關稅爭端繼續帶來好壞不一的影響
大多數企業認為歐盟委員會設定的0.56歐元最低價格將制約歐盟建設太陽能大型地面電站的市場。一線組件生產商對當前歐洲市場發貨量的看法似乎喜憂參半,三季度末被視為下半年向歐盟發貨的開始。國內多晶硅/硅片價格似乎已經分別反彈并持穩于19美元/千克和0.22美元/瓦左右,國內上游(多晶硅/硅片)生產商將其歸因于強勁的內需和對進口多晶硅施加關稅的影響。
擬通過外包/擴產實現2014年激進的發貨量目標
基于已公布的二季度數據,我們計算得出美國上市中游生產商的毛利率只有達到11%-22%才有望實現凈利潤。為了提升凈利潤,一線中游生產商再次設定了看起來較為激進的發貨量目標,它們計劃通過將電池產能外包至二/三線OEM生產商并再次擴張組件產能來實現目標。
2014年的結構性變化預計僅將發生在上游、而非中游
我們依然預計上游企業將經歷結構性改善,但中游企業的利潤率可能僅在短期內復蘇并在2014年出現上行受限的局面。我們維持強力買入上游生產商保利協鑫,并維持對所有中游生產商的賣出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