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酷暑之際,光伏行業卻正經歷嚴冬,已上市公司慘淡的半年報和未上市企業前途渺茫的IPO牽動著資本市場的神經。近日,浚鑫科技的預披露文件亮相,這家來自江蘇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企業帶著并不亮眼的財報闖IPO大門,其凈利潤、應收賬款周轉率、經營凈現金流、資產負債率等指標急劇惡化,前途未卜。
進入2012年以來,已有皇明太陽能、輝煌太陽能、思可達光伏、恒基光伏等9家光伏企業IPO擱淺。在此背景下,又有一家太陽能企業浚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浚鑫科技”)計劃逆勢融資擴產,于日前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發行17550萬股,將用于投資達5.6億元的年產300MW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項目。
記者查閱招股書發現,浚鑫科技面臨客戶高度集中、應收賬款周轉率低、經營凈現金流短缺、資產負債率高等問題,加上光伏太陽能產能過剩、行業整體陷入低谷期的影響,浚鑫科技的募投項目前途未卜。
逆勢融資擴產 募投前景黯淡
數據顯示,光伏行業的虧損仍將持續。2012年中期業績預告顯示:超日太陽能下降10%-30%,海潤光伏虧1.35億元,向日葵虧1.6億元。
浚鑫科技的數字同樣不容樂觀,2011年主營收入為28.60億元,2011年凈利潤為1.17億元,同比下降44.01%。
2011年的歐債危機沉重打擊了占中國光伏產品出口80%的歐洲市場,5月17日美國推出高達31.14%-249.46%的反傾銷稅率初裁更讓中國企業雪上加霜,隨著7月份德聯邦參議院批準通過光伏補貼縮減計劃,最大光伏市場給予中國企業的贏利空間將大幅縮小。
日信證券一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表示,2013年全球光伏市場的總安裝量會在32-35GW,較之2011年的29GW又有增長,“浚鑫科技現在擴產,好處是設備更加便宜,導致產品成本降低”,但英利、阿特斯陽光等光伏巨頭擴產的規劃更大,或許會導致成本更低。
該分析師表示,目前全球約有54GW光伏組件產能,其中16個GW是沒有競爭力的產能,但如果巨頭擴產,過剩仍在,小企業的淘汰進程將會加快。
記者同時注意到,浚鑫科技客戶集中度較高。報告期2009年至2011年內,浚鑫科技向前五名客戶的銷售額占營業收入比重近三年分別為62.35%、55.96%及57.73%。
有意思的是,浚鑫科技的另一大業務為硅片貿易,在2009年的時候該業務僅占公司總營收的0.51%,2010年上升到8.02%,2011年則為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