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以來,中國過半數城市被霧霾天氣籠罩,大氣污染治理已迫在眉切。能源局勒令,長三角、津京唐、環渤海不準審批新的煤炭機組項目。煤炭發電停止增加,預示?中國的能源結構調整將長期持續,而新能源發電當中,光伏行業應該是2014年的投資主題。今年7月以來,國家能源局配合財政部,推出多項扶持政策。除訂立標桿電價之外,更推出電站減稅,提高光伏裝機目標,以及近期公佈的《分佈式光伏管理暫行辦法》等,在多項配套政策支持下,已為光伏行業明年的高速增長奠定基礎,而下游行業將是重中之重。筆者推介興業太陽能(0750),因其最能直接受惠于政策,而且在行業擁有領先的技術優勢。
政策扶持分佈式發電站
近期國家能源局發佈2014年光伏發電配額顯示,計劃明年全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共計約11.8GW,其中分佈式光伏項目約7.6GW,而地面電站則僅4.2GW。數據可見,分佈式光伏的佔比已超越地面電站,意味?明年光伏應用的主流模式將從當前的大型地面電站轉向分佈式發電演變,光伏產業將隨之跨入一個全新時代。新政策除了支持產業轉向以外,剛公佈的《分佈式光伏管理暫行辦法》政策更大大提高行業的利潤率和現金流。細則包括:補貼由電網按月轉付、馀電上網電費按月結算,更允許直接售電等,為行業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和加快回款速度,從而提高項目IRR(長期內部收益率)。學者測算,這商業模式的IRR高達16%,不但高于火電、核電,更高于地面光伏電站。在此背景下,不難預測明年分佈式光伏將迎來新機遇。
行業龍頭 趁壞消息入貨
公司是內地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的先行者,在分佈式電站建設具備多年的技術儲備,兼具建筑工程、光伏系統集成和微電網技術等競爭優勢,主營承包光伏建筑項目。截至上半年,公司建筑承包毛利高達3.45億元,佔總體毛利超過81%;當中BIPV毛利達2.58億元,佔總毛利高達60%。隨?扶持政策的推行,刺激分佈式光伏業主的積極性,預計未來數月將有大量承包訂單落實,業績值得憧憬。
近日市場再度提起光伏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導致太陽能板塊全線下跌。毋庸置疑,光伏行業確實存在產能過剩問題,但主要集中在上、中游層面,屬低端技術產品。該些產品過往大量出口,直到被歐美「雙反」打擊后,光伏行業才將重心轉向國內。近期政府推動下游產業,支持興建光伏電站主要為了上游的消化庫存和提振市場。所以,下游光伏不單沒有產能過剩問題,反而需建設更多電站。因此,近日股價受拖累營造入市良機。基于分佈式項目有望大幅增長,預計明年光伏工程訂單逾500MW,較今年翻倍增長,給予目標價12元(昨天收市7.92元),相等于明年市盈率(PE)10倍,建議現價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