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兩年公司經營迎來拐點,產能躍上新臺階,業績進入收獲期。
公司目前規模小,2010年晶體硅電池和非晶硅薄膜電池銷售量僅約35MW和17MW。2011年后樂山、渭南兩條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投產,晶體硅電池產能將增長到200mw,之后進一步擴充到300-500MW。非晶硅薄膜電池產能增長到175mw。
“生產設備和原材料自制”與“產業鏈縱向延伸”是公司毛利率持續高于同行的關鍵。公司晶體硅電池生產線70%設備、非晶硅薄膜100%設備實現自給,研制出多線切割機、刃料等實現進口替代。通過設備和材料自制,公司把產業鏈上多環節成本節余和利潤內化為公司光伏產品的低成本高盈利。
2011-2012年光伏玻璃將是個亮點。公司現投產2條玻璃生產線,再續建4條,形成年近2000萬平米的生產能力。預計到8月底前兩條線將點火,年內即可試生產出玻璃,后兩條也將在年內完成建造。
預計公司2011年生產超白光伏玻璃500-650萬平方米,外銷約350萬平米,外銷同比增長近5.5倍。6條線量產后,規模效應和用氣成本將使玻璃制造成本下降。
2012年后晶體硅電池和光熱等應用產品將發力。近期受國內產能快速投放,歐洲補貼下調、歐洲債務危機影響,短期需求不被看好,電池組件出貨量與價格均連續下降。我們預計2012年后晶體硅電池將進入新一輪的景氣周期。平板式集熱器將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我們預計攤薄后2011-13年公司實現EPS分別為0.39、0.71、0.92元,對應公司2011年34.2x、2012年18.8x、2013年14.5x的估值。
目前公司估值在光伏板塊中相對較高。考慮到公司未來兩年產能躍上臺階,經營和業績迎來拐點,我們給予公司“推薦”的評級。未來12個月目標價18.00-2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