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和國家競爭力是低碳經濟的中短期驅動力: 能源安全與國家競爭力與能源轉型及能源提效技術有著密切聯系。 低碳經濟通過推動能源提效與能源轉型,能夠確保能源的獨立性,從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而且低碳技術是一個國家技術
能源安全和國家競爭力是低碳經濟的中短期驅動力:
能源安全與國家競爭力與能源轉型及能源提效技術有著密切聯系。 低碳經濟通過推動能源提效與能源轉型,能夠確保能源的獨立性,從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而且低碳技術是一個國家技術實力的集中體現,屬于國家競爭力的體現。2009年歐盟欲對航空業征收碳關稅,體現了新形勢下的世界經濟規則的微妙變化。長期來看應對氣候變化會形成國際性組織和機構,促使各國共同應對氣候災難,也會讓更多的國家推動低碳經濟。 碳市場是推動低碳經濟的高級形式:政府可以通過多種行政手段推動低碳經濟,包括行政限制,補貼,碳稅費及碳交易市場等。碳市場是通過行政手段人為的創造出一個市場,其具備價格發現和資源配置功能,能夠促使經濟體以最低的成本完成碳減排的任務,被理論界青睞。 萬億級別的碳交易市場: 2014年全球碳交易規模達到447億歐元,歐盟占據比例高達92%,而歐盟碳排放總額為全球排放的10%左右。實際上2011年全球碳交易市場曾一度接近1000億歐元,我們認為隨著經濟復蘇,各國政府加大對其的重視程度,未來全球碳交易的市場規模有可能再度超過萬億。 龐大交易體系下將創造更多的機遇: 碳交易市場與清潔能源和節能減排兩大領域有著密切關系,對于企業而言會綜合運用清潔能源和節能減排來完成節能減排的任務。如果碳排放權價格在合理位置上的話,則能綜合推動清潔能源和節能減排的發展。 碳交易市場本身由于買賣雙方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這也將創造出一個巨大的中間市場,互聯網給中間市場帶來了新機遇,所以未來在碳交易中間出現類似彭博一樣的終端可能性非常大。根據歐洲經驗,場外市場占比超過40%,這為撮合交易以及相關的金融衍生品的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 中美達成氣候減排合約,中國市場迎來新機遇: 中美國達成氣候減排合約,寓意著全球最大的兩個碳排放體進入全球碳排放體系。中美氣候減排的合約也是中國市場開啟的一個信號,現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方案已經進入了加速研究的階段,并且有可能在2016年推出。中國市場將迎來新機遇。 關注標的: 置信電氣旗下成立專門的子公司,對碳資產進行開發和管理,其團隊極其專業,部分有近10年的碳資產開發及相關的經驗。 風險提示: 市場推出政策不達預期,配額比例不達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