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光伏行業的同質化競爭越來越嚴重,多數企業都以產能和產業鏈擴張作為應對競爭的主要手段,但這反過來又進一步加劇了產業的無序擴張和同質化競爭。而隨著近期硅料價格的快速下跌,不少光伏從業者和投資者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甚至有人認為又一次行業寒冬很可能已經臨近。對此,港股上市公司金陽新能源CEO何雙權認為,無論行
與行業頭部企業相比,金陽新能源在產業鏈布局方面,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相似之處是也擁有硅片、電池、組件以及終端等環節,也是產業鏈垂直一體化的結構。不同之處則在于,金陽新能源在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追求獨有的技術和優勢。 比如,在硅片環節,采用二代提純技術和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的硅料,這已經成為金陽新能源在N型技術領域的名片之一;比如其二代異質結電池采用HDT2.0技術,光電轉換效率達到了27%;再比如其獨創的柔性輕薄組件封裝技術,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 “也就是說,我們在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從硅片到電池到組件,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和成熟的技術研發體系,而且其中多數專利都有著較高的門檻,這形成了金陽新能源的競爭力所在。” “而在我們在將進軍C端市場作為未來主要發展方向后,就將解決傳統光伏組件重量大、硬度強作為了主要的技術攻關方向,經過數年研發,最終成功推出了全球首款彩色柔性太陽能遮陽棚產品。” 據他介紹,此次展出這款彩色太陽能遮陽棚產品,其實已是金陽新能源于四年前研發出第一代產品后,經過升級的第三代產品。 何雙權認為,企業要真正做到差異化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專業化,也就是要打造屬于自身的技術安全鏈。 其次,則是建立起產品的品質保障體系。“這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企業管理者的職業操守,對企業經營者長期穩定經營的能力,都提出了挑戰。” 與此同時,企業還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要有一個相對確定的長期主義的經營思路,這包括資本的支持、自身運營策略的準備等。 “C端市場的需求,本身就呈現差異化和多樣化的特征,這實際上給光伏企業創新和差異化發展提供了最好的場景。”何雙權表示。 或許,差異化不僅可以為光伏應用拓展更廣闊的空間,也還是企業跳出同質化低價競爭窠臼的有效路徑之一。(文:吳軍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