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在樓頂上裝了個“新鮮玩意”——晶硅組件,家住溫州龍灣區狀元街道石坦行政村的老曹家就不時引來鄰居們好奇參觀。
自從在樓頂上裝了個“新鮮玩意”——晶硅組件,家住溫州龍灣區狀元街道石坦行政村的老曹家就不時引來鄰居們好奇參觀。老曹家有一幢三層樓房,光伏發電設備裝在了樓頂上。光伏發電系統裝機容量8千瓦,共安裝4組16塊光伏太陽能板,將光伏板接收太陽能所產生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通過計量裝置送入配電網。“我家光伏發出的電,除了供自己使用外,用不完的還可以賣給電網。此外,還能享受國家政策補貼呢。”老曹不無得意地說道。 自國家頒布“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允許個人安裝光伏設備并網發電以來,各地“第一例”紛紛產生。溫州電業部門為此開設了專門的受理窗口。那么,離居民普及使用光伏發電還有多遠?光伏發電產業的“春天”到來了嗎? 算一算收支賬 自建電站六七年可回本 2013年12月,溫州樂清市大荊鎮舟山頭村的劉德常在家中屋頂上完成了樂清第一個家用分布式光伏工程,項目發電裝機容量3千瓦,以220伏電壓等級并入公共電網。 在房頂上建設光伏發電項目,源于劉德常對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好奇。“今年聽說國網公司支持單位、個人用分布式能源給自家供電,就立即嘗試著申請了3千瓦。”他表示,因為工作關系較早接觸光伏發電。“開始只是出于好奇。目前從運行情況來看,晴好天氣一天能發電20度,陰天大概10度,算算經濟賬,也是很劃算的。”劉德常指著線路說,線路改造和房屋外的設備安裝都是電力公司做的。 “這個項目總共投入3萬余元,一年能發電5000度左右,估計六七年就能收回成本了。”劉德常安裝了與眾不同的雙向智能電表,時刻記錄著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上網電量和用電量。在他的屋頂上,幾根電線在光伏板與逆變器間搭起了溝通的“橋梁”,進行光伏發電的晶硅組件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不斷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據溫州市供電局工作人員介紹,居民使用光伏發電,自己用不了的電量,供電部門將按照當地發電廠的電價收購。目前,國家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全電量補貼政策,電價補貼標準為0.42元(含稅),市政府對企業(居民)分布式光伏發電由當地發改部門審核的給予每度電0.3元補貼,以劉德常家用電度計算,他家一天多余10度電,約6至7年可收回成本。 “上山下鄉”前景廣 農村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自前年國家允許個人安裝光伏設備并網發電以來,“屋頂光伏發電”在溫州漸行漸近。 溫州市供電部門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份,全市共受理分布式電源發電項目91個,裝機容量17511.27千瓦,其中個人項目54個,裝機容量289.05千瓦。已并網項目48個,裝機容量11676.59千瓦,其中個人項目25個,裝機容量149.65千瓦。盡管這幾年溫州申報光伏發電的居民在增多,但總數還是居全省末位。 “分布式光伏發電有望成為數年內潛力最大、成長最快的領域。”市供電公司從事光伏業務的林軍輝說,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未來幾年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速度將會加快。 溫州市經信委能源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場地和陽光照射時間分析,未來農村將成為溫州發展光伏發電的重點。 根據規劃,未來溫州將鼓勵農村居民集聚點向陽山坡地發展6MW以下、當地居民(村莊)就地消納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集體經濟實力雄厚的村自建分布式光伏發電,讓農村居民免費用電,或由光伏發電企業代建,優惠農村居民用電。同時,鼓勵發展地面光伏電站,因地制宜利用廢棄土地、荒山荒坡、農業大棚、灘涂、魚塘、湖泊等建設地面光伏電站。 觀望多落實少 普及還需邁過“三道坎” “盡管看好光伏發電前景,但離普及還有相當一段路要走。”林軍輝告訴記者,很多來咨詢的人一聽說初期投資要好幾萬元時,基本上就打起了退堂鼓。 “雖然有政策扶持,但并不代表所有屋頂可以隨意安排光伏發電。”林軍輝透露,家用光伏發電項目涉及屋頂物權,原則上要求申請報裝人是屋頂產權所有人且不存在產權糾紛。如果是單元樓,屋頂屬于公用面積,需要業主委員會或這一幢樓的居民同意方可安裝,一定程度提高申報門檻。 溫州市經信委能源處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光伏發電之所以普及較慢,許多居民對屋頂分布式發電的安全性信心不足,市民觀望氛圍較濃。 溫州是臺風多發地區,光伏組件安裝在屋頂上能否經受住12級以上臺風的考驗,很多人也有些顧慮。另外單晶硅、多晶硅、薄膜光伏電池都存在衰竭期,雖說光伏電池壽命25年以上,到目前全國還沒有一個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至今超過25年的,不少居民對電池使用壽命有些信心不足。 早在2013年,國務院就頒布相關規定,“現有政府(國有公司)辦公用房、學校、醫院、文體設施所屬的房屋,其屋頂符合安裝光伏發電系統條件的,必須建設屋頂光伏電站,并于2015年底前完成”。而截至目前,溫州有條件在屋頂建立光伏的單位寥寥無幾。 “盡管普及光伏有諸多困難,但很看好這一片藍海,我們特意組建了一支專門服務家庭用戶的特種部隊,開辟“光伏項目綠色通道”,為用戶提供技術支持。”林軍輝堅信,使用清潔能源是大勢所趨,只要服務得當,未來屋頂光伏發電市場足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