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具有行業領先優勢的集成電路設備和軍工電子元器件類上市公司,七星電子(002371.SZ)于2011年10月發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準備募資12億元建設光伏產業化基地項目,擴大光伏設備產能。
眾所周知,光伏市場在經歷了異常火爆的2010年后,受歐債危機和主要光伏裝機國家補貼下調的影響,2011
作為一家具有行業領先優勢的集成電路設備和軍工電子元器件類上市公司,七星電子(002371.SZ)于2011年10月發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準備募資12億元建設光伏產業化基地項目,擴大光伏設備產能。 對于光伏產業的2011年以及未來幾年,投資者有些擔心。為何七星電子卻在此時加碼光伏設備產業? "七星電子主營產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半導體集成電路制造設備,另外是為軍工配套電子元器件。設備類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69%,元器件類業務占31%。公司集成電路設備類產品下游應用領域很廣,光伏行業就是其中之一。七星電子近年來介入光伏設備行業首先不是盲目追熱點,因為光伏設備本來就是在主營范圍之內;也不會在光伏行業低谷時停止腳步,這是由七星電子的發展戰略和總體業務布局決定的。光伏行業雖然短期內遭遇困境,但長期趨勢不改。尤其是經過本輪產業整合,促使業內企業不斷改進技術、降低發電成本,加速實現光伏行業不依靠補貼進行商業化運營的目標。"七星電子董事會秘書徐加力如是說。 "七星電子就是想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在平谷馬坊工業園區建設光伏產業化基地項目,將生產基地從主城區適當外擴,解決設備類產品廠房空間和產能不足的問題。光伏行業本輪的調整倒是給公司提供了一個機會。"徐加力表示。 企業發展戰略清晰明確 產業結構凸顯優勢 資料顯示,七星電子主要從事基礎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業務。主要產品為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設備和高精密電子元器件。 集成電路設備主要應用于集成電路、分立器件、電力電子、太陽能電池(光伏)和TFT-LCD以及IGBT等領域;高精密電子元件類產品主要應用于包括航空航天在內的軍工行業。 公司戰略定位是以集成電路制造工藝技術為核心,不斷培育集成電路裝備的競爭能力,向集成電路、太陽能電池、TFT-LCD 和新型電子元器件等領域作產品拓展,尤其是太陽能電池制造(即光伏)、鋰離子動力電池等新興行業將作為公司重點產品領域。光伏行業只是七星電子重點產品領域之一。 寬泛的下游應用領域,為七星電子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也為七星電子的經營業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尤其是企業上市后營業收入和利潤指標每年上一個臺階。2010年七星電子營業收入比2009年增長37.9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63.47%。2011年三季報公司披露2011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60-90%。 另外,七星電子還通過承擔02專項的多個研發項目,不斷提高核心工藝技術水平,在大規模集成電路設備產品的研發生產方面走在了前列。 七星電子承擔了 "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專項(即"02專項")中的"300mm 90/65nm 立式氧化爐/質量流量控制器研發及產業化項目"、"65nm超精細清洗設備研制與產業化項目"、"45-32nm LPCVD設備產業化項目"。 通過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一方面是公司行業地位的體現,另一方面,合理利用政府補貼的專項資金,解決了半導體集成電路高端設備研發投入大的問題,有利于公司鞏固行業地位和競爭優勢。 把握光伏設備發展趨勢 行業低谷期建設產能 七星電子定向增發方案顯示,公司擬以53.58元/股的底價,定向增發不超過25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2億元,全部用于北京飛行博達電子有限公司光伏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額12.62億元,其中9356.53萬元擬由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剩余超募資金投入,11.69億元將通過本次定增募集資金投入。 據董秘徐加力表示:"七星電子光伏設備源于公司核心的半導體集成電路設備工藝技術,產品的技術水平和工藝穩定性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并且產品并不局限于單晶爐等長晶設備,而是以擴散爐、PECVD、清洗機等工藝設備為主。其前提是公司掌握了半導體前道工藝主要設備的制造技術,具備以成膜、清洗、流量控制工藝為核心的設備制造能力。" "本次光伏基地產業化項目將緊跟光伏產業發展趨勢,圍繞著設備的創新開發展開:重點提高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提升整線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單機自動化水平和效率,增加批次裝片量;設備間自動化裝置的應用,減少人工干預,提高整線生產效率;配合用戶進行新工藝的探索實驗,進一步提高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進一步發展適合大尺寸、薄硅片的工藝技術設備,節約硅材料,降低成本。本次募投項目達產后將根據客戶需求、競爭態勢等情況提供自動化整線設備及工藝解決方案,再次提升公司產品的競爭優勢。"董秘徐加力表示。 上述項目建設周期為3.5年,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形成年產光伏核心設備360臺套,光伏整線設備10條的生產能力。 董秘徐加力表示:"公司考慮到目前光伏行業的低迷情況,在光伏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的實施節奏上作了相應的安排,2012年以基本建設為主,2013年之后邊建設邊投產,2013年達20%的生產能力,2014年達到半產,2015年完全投產。屆時,光伏市場將迎來高需求,公司也到了產能釋放的時候,可以給公司帶來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