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刊登題為《AI時代做準備 推動電力分散消費》的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人工智能(AI)應用和經濟數字化導致電力需求增加。據估算,日本國內2050年電力需求將比當前增長10%至40%。 由于電力需求增加,兼顧穩定供應和脫碳平衡的難度變大。展望AI時代的到來,應該讓電力消費量較大的基地分布于可再生能源豐富的地區,可再生能源是脫碳電力的重要來源。 隨著生成式AI普及,數據中心和半導體工廠增加,電力需求增大日益成為全球課題。美國谷歌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隨著數據中心電力消費量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量在四年間增加約五成。 日本電力需求也將時隔約20年轉為增加。在分布著數據中心的千葉縣印西市周邊,東京電力電網公司積極強化輸電線和變電所。 要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首先要增強脫碳電力的供應能力。一是發掘適宜開發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地點。此外,有必要在最優先重視安全的同時,切實推進重啟核電。 大城市電力需求較大,地方城市可再生能源供電較有余力,構建輸電網絡將二者連接起來,也是一種選擇。不過也有人指出,此舉一方面有利于供給網強韌化,提高應對災害等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巨額投資,欠缺經濟性。 既然如此,何不鼓勵在北海道和九州等脫碳電力豐富的地區,集中建設數據中心和半導體工廠等需要大量電力的設施呢? 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的輸出功率在不同時間有所波動,希望有關企業在使用方法方面下功夫。如果電力富余,則用來制造氫氣,用作工廠熱源。或者將之儲存在蓄電池中,以備在電力供給不足的時候使用,有利于保持供電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