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家中國光伏企業現狀調查
河北省:確定光伏產業布局圖,形成保定、邢臺、廊坊三大產業集聚區,涌現英利、晶龍、新奧三大龍頭企業。
江西省:2015年全省光伏產業收入2500億元,光伏發電成本控制在每千瓦時1元
光伏企業停產潮涌起
“對于單晶硅等生產成本較高的部分我們已經停產,企業在力爭做到不賠錢。”河北晶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新聞中心段主任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資料顯示,位于河北省邢臺市的晶龍實業公司,目前擁有單晶爐188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單晶硅生產基地,也是河北省領頭的光伏企業。
段主任坦言,由于韓、美、歐對中國光伏電池組件“雙反”的影響,像晶龍這樣規模比較大的企業,開工率只有80%。
河北省信息產業與信息化協會秘書長劉獻社認為,中國現在的光伏企業處于盈利和虧損的邊緣,企業想要盈利,就要壓縮成本。
他對本報記者說:“河北的狀況相對較好,龍頭企業規模大一些,成本低一些,具有優勢,比如英利、晶龍,10月份就已經滿負荷生產。但專門做多晶硅的小型企業,所處形勢比較危險,有的已經停產。”
無獨有偶,接受記者采訪的江西光伏產業協會、西寧太陽能協會都明確表示,現在省內的光伏企業多處于半停產狀態,尤其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不容樂觀。
青海天普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西寧太陽能協會副會長楊志剛坦言:“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企業都處在虧損的狀態。公司目前做些安裝工程來維持現狀,以等待市場回暖。”
針對近日引起眾人極大關注的賽維“債務危機”,江西光伏產業協會人士證實了該說法。之前,包括江西賽維、重慶大全、無錫尚德、河北晶澳都已經收到來自紐交所的退市警告通知。
目前,海外上市的中國光伏股中,毛利率低于1%以下者比比皆是,有的甚至為負數。一個業內公認的說法是,光伏行業企業毛利率若是達不到10%就難以實現盈利。
產量和盈利能力的大幅下降正在蔓延。保利協鑫、天合光能等國內知名光伏企業公布的2012年三季報顯示,企業生產量和毛利率比上一季度下降。依據保利協鑫報告,多晶硅出貨量隨著產量下降而下滑,第三季度出貨量僅為657MT,較第二季度5,971MT出現大幅下跌。
早前曾有商務部研究院相關人士分析,就中國光伏產業而言,連續5年年增長率超過100%,在產品價格暴跌的背景下企業利潤銳減乃至大面積虧損已成定局,巨額負債更令企業如牛負重。
作者: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責任編輯: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