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家中國光伏企業現狀調查
河北省:確定光伏產業布局圖,形成保定、邢臺、廊坊三大產業集聚區,涌現英利、晶龍、新奧三大龍頭企業。
江西省:2015年全省光伏產業收入2500億元,光伏發電成本控制在每千瓦時1元
補貼資金落實時間滯后
雖然國家層面和各省政府層面已經紛紛制定了相關的戰略規劃、支持政策,但是記者在調查了解中發現,光伏企業并沒有因此完全“放寬心”,政策具體怎么落實,會落實得怎么樣,依舊是他們關心的問題。而在光伏企業發展中,資金、市場、技術、人才、企業協作這些關鍵要素,依然牽動著他們的心。
晶龍實業新聞中心段主任對記者說:“去年金太陽工程的補貼,到現在企業還有一小部分沒有拿到,已經影響到企業的資金流轉。”
對于補貼的模式,企業也有不同的觀點,晶龍實業新聞中心段主任認為,補貼應該補貼到發電上,而不僅僅是建設電站上。
共創光伏首席運營官文建華則表示,各項目由于項目組織、投資控制、運營管理和資源條件的不同以及光伏組件產品價格的波動導致度電成本存在差異,需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水平。
青海天普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楊志剛則認為,補貼主要放在工程上、電站上,分配方式并不合理。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拉動國內市場最大的問題是資金問題。補貼不到位不是政府的問題,主要還是電站的資金不足。以后要實現度電補貼制度,即發的電越多,可以獲得越多的補貼,應要求電站加強管理。”
少數幸運的企業已經獲得銀行提供的支持興趣函,得到銀行層面的支持。
文建華告訴本報記者:“我們公司150MW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金太陽示范項目獲得中國進出口銀行針對該項目建設貸款方面給予支持的興趣函,將使共創光伏更有信心能夠按時、準確的完成該項目。”
共創的幸運并不具有代表性,據記者調查了解,目前,參與調查的其他各省光伏企業還沒有類似湖南共創光伏獲得的銀行提供貸款的興趣函,而大多數銀行并沒有出臺針對光伏產業的貸款支持政策。
今年年底,國開行完成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信貸扶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建議,將重點確保“六大六小”12家光伏企業授信額度。
楊志剛認為,目前的市場、項目情況都不好,即使有銀行給予貸款,企業手里沒有大的訂單,貸款也沒有意義。“目前國家實施的光伏扶持政策,對中大型企業有幫助,對小企業幫助不大,因此啟動大的光伏市場環境很重要。”
在西寧光伏并網并不成太大問題,但是楊志剛對現在的光伏市場并不看好。他所在的青海天普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狀況在西寧屬于中流水平,但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一直持續的虧損,讓他顯得憂心忡忡。
作者: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責任編輯: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