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隨著光伏發電在很多地區陸續實現平價上網,如果到2020年,太陽能發電量占全球發電量5%的話,全球光伏裝機將達到1.6億千瓦,僅以終端系統造價計算,產值1萬億人民幣左右,考慮到上下游產品、輔料設備、設計安裝,光伏市場產值還將更高,這將是一個巨大的產業。
第二,從全球能源戰略的角度看,光伏平價上網之后,在能源結構中的重要性將不斷提高,這將對全球能源格局和地緣政治格局產生巨大影響。如果中國能夠主導這一產業,將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這也是歐美要進行雙反的原因。
第三,劉振亞和國家電網公司欲通過交流特高壓全國聯網增強壟斷勢力的意圖,始終難以獲得發改委能源局的認可,中央政府通過支持以光伏為主的分布式發電系統大發展,將有望成為打破電網壟斷、啟動新一輪電網改革的理想切入點。
根據近期全國能源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目標,2013年國內的需求將在2012年4-4.5GW基礎上出現2-2.5倍的增長,達到10GW規模。
利好政策不斷接力:國內已經出臺的政策包括光伏十二五發展規劃、分布式光伏應用示范區申報、國網支持分布式光伏并網的工作意見等;后續可能出臺的政策包括但不限于:電網強制全額收購、針對電網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制、分布式發電并網度電補貼、凈電量制度等;同時,為了維護行業健康的競爭環境,避免嚴重產能過剩的局面再次發生,為各環節設置行業準入條件的政策規定也有可能出臺。
國產逆變器行業將是國內需求增長的最大受益者
逆變器需求主要來自于國內市場:從地域分布來看,逆變器表現出強地域性特點:主要原因是國外市場技術和品牌壁壘較高,國內企業短期很難大規模進入。而國內市場由于價格較低,國外產品難有競爭力。所以不同于光伏其它環節,逆變器市場需求直接來自于本土市場,基本不受國際市場影響。在國內市場需求暴增的情況下,國產逆變器也將進入需求爆發期。
需求暴增將改變價格跌勢
目前逆變器行業最為核心的問題是對價格的判斷。而價格核心決定因素在于供需。
2011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到了國內光伏市場的爆發,紛紛開始進入光伏逆變器制造,導致2011-2012年行業競爭迅速加劇。從2011年中期至2012年底,逆變器中標價格下跌60-70%。導致行業毛利率水平受到大幅擠壓。
但經歷了2012年的行業大洗牌,行業產能在過去一年中逐步收縮。特別是在龍頭企業掀起的價格戰中,不少小企業已經開始退出。目前來看,大企業還能保持30%的毛利率水平,而諸多小企業由于缺乏規模效應已經處于虧損狀態。
強政策正在改變企業悲觀情緒,行業需求快速增長將改變價格預期:我們認為短期需求的暴增往往會導致產能或者供應鏈的緊張從而推動價格回升。根據我們對行業跟蹤來看,目前大多逆變器企業采取相機抉擇的策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