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站方面,我們的優勢,我認為還是比較明顯的,一個是航天的品牌,大家信任。因為電站要運營20年,沒有一個值得信任的品牌,大家很難相信你這個電站能正常運行20年。另外一個,我們在跟政府的關系上面比較好一點。在融資能力上面,現在電站的融資還沒有做到國際化的接軌,國際化都是作為項目融資,而國內大部分還在嘗試,但都需要有一個連帶責任擔保,在融資方面,央企會有更大的實力。我們建了500兆瓦電站,獲得了44億的支持,其中已經用掉了30個億左右。
我們的經驗,我們不是盲目進入電站的,我們從一開始進入這個領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國內國外。包括我們這個電站的盈利模式,也是我們在國外干了兩三年以后,回首國內,發現國內電站的盈利模式。這是航天機電的盈利模式,我們航天機電是做幾塊,我們也做制造業,但是我們授權開發EPC上面是主業,獲取光伏電站開發的全部利潤,并確定主營業務收入。在電站運營上來說,現在沒有那么多的財務投資者,我們在創立或者主導財務投資平臺。我們也在積極爭取包括保險、社保、基金進入的資金,我們也在做這方面的嘗試,只有這些東西發展起來,光伏電站的事業才能真正的發展起來。
這是航天機電的定位,航天機電的定位是制造光伏金融產品,我們現在提了一個概念,原來航天機電是制造業,EPC是服務業,加在一起,我們的概念是制造光伏金融產品,能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不是電站能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但必須是有一定條件的,首先電站的質量要好。另外運營服務也要好,還要開發合理的融資結構。這一系列的是我們航天機電在未來光伏這個領域的定位。我們也希望和光伏電站基金合作,光復電站基金是利潤的放大器,將穩定的電站收益通過產品經營進一步放大,為用戶提供更高的回報。剛才也說到,融資成本如果再降一兩個點,我們的收益率馬上就上來了,如果通過光伏經營的運作,使國家補貼少一點,使各種投資成本可以讓制造業有一定的利潤,但是對財務投資者又是合適的話,這是最好的模式,這是一個共贏的博弈。
航天光伏發展戰略,原來是一體化的產業鏈,現在是集中優勢資源發展優勢業務,以光伏電站系統為核心產品,創造盈利模式。目前由于分布式的不清晰,所以說我們現在初步判斷兩年之內達到7:3,國家是5:5,我們現在還是以大型地面電站為主,做到項目儲備。擇機發展示范項目,探索商業模式。我們也會去收錄一些核準,我們現在做了幾個小的項目,一個是6兆瓦的大棚,一個是屋頂,關鍵是財務投資者要接受這種盈利模式,我們才能大膽的去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