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拿出大量精力處理屋頂施工等相關問題,不如找個借口拒絕,“影響風水”似乎成了大多數屋頂業主的借口。
上海亞澤新型屋面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鐘俊浩認為,工業屋頂光伏項目絕不僅僅是工業廠房建設好以后,再進行簡單的規劃、設計、安裝光伏設備,更高效、可靠的屋頂光伏項目應該與建筑設計、建造全程緊密結合。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光電建筑應用委員會副主任章放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光伏與建筑結合是相對比較新的領域,還不是很成熟,甚至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對建筑的破壞、造成屋頂漏水、荷載達不到要求等等。
“因此,我們主張以新建建筑為主,也就是說在新建建筑時就把光伏設計添加進去,發展光伏與建筑結合應該提早到規劃階段,在建筑設計時就把光伏考慮進去。但這并不意味著馬上在建筑上建設光伏發電,可以先預留出來,為將來安裝做好準備。”章放說。
收益尚缺吸引力
目前,國家為分布式光伏項目確定的原則是“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按照其確立的對自用與上網電量采取相同補貼額度的度電補貼模式,即“自用上網、補貼一樣”。
在徐淑通看來,“建立在現行的國內分類電價基礎上,卻會造成‘自用受益、上網賠錢’的商業效果,導致光伏電量消納必須與光伏建筑捆綁在一起,即‘屋電不分家’施政效果。”
徐淑通告訴記者,目前,除了少數農業用電電價與火電標桿電價接近以外,其余類別的終端電價都高于火電標桿電價。以工業電價為例,普遍比火電標桿電價每度電高0.2元—0.3元,形成了“自用電”電價高,“上網電”電價低的局面。從商業角度看,意味著電量“自用”受政策鼓勵,“余量上網”受政策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