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電力法》的規定,只有發電允許民間資本進入,而輸電、配電、售電均不允許;但與此同時,又規定“送入電網的電力、電量由供電營業機構統一經銷”,且每個地區只能有一家供電企業經營,這就形成了理應自由競爭的售電環節的完全壟斷。
但即使是改革電網公司的交易權,將售電和輸配電分開,仍然是動了原本如同鐵桶一塊的國家電網公司的奶酪!熬湍壳翱磥恚娋W公司大有寧割地不交交易權的意思。”業內專家認為。
大用戶直購電開路
盡管遭到電網公司的反對,但重組后的國家能源局今年以來一直在有序地開展著推動電力體制改革的工作。首當其沖的正是直指電網公司交易權的大用戶直購電,即電力直接交易。而新草案中,大用戶直購電也被作為電力體制改革的突破口。
傳統的用電模式是用戶向電網購電,然后按照國家統一價格向電網企業繳納電費。而電力直接交易是指發電企業和終端大用戶之間通過直接協商的形式確定購電量和購電價格,然后委托電網企業輸送給用戶。
電監會從2009年就聯合國家發改委發起了直購電交易方式,但一直實施艱難。至今,只有遼寧、吉林、安徽、福建、廣東、江蘇、四川、山西以及剛剛在今年9月份加入進來的甘肅,總計9個省份正式獲得批復大用戶直接交易試點工作。
“因為沒有電網輸配電價,每一單交易都需經過國家多個部門核定輸配電價,審批內容繁瑣,審批時間長達一兩年。企業自主交易障礙重重,最后結果就是申請電力直接交易的企業越來越少! 有大用戶企業反映。
今年8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當前開展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稱,今后國家有關部門對于電力直接交易試點將不再進行行政審批。通知還要求各地必須加快推進電網輸配電價測算核準工作。已核批輸配電價的省份,按照核批的標準執行。未核批的省份,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輸配電價計算公式,抓緊測算后按程序報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