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復蘇或難持續
天合光能集團董事長高紀凡認為,四大光伏巨頭現已扭虧為盈,該公司也將在下半年盈利,回暖是由于過去2~3年優勝劣汰,部分企業停產或破產導致理論產能從60GW降到約45GW。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貴清說,今年1~9月,國內光伏產品對外出口金額下降25%,光伏產品對美出口占總出口量比重從之前的20%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整體來看,對歐美出口占比已從去年占總出口量的80%~90%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
王貴清稱,雖對歐美出口減少,但國內市場需求增加,并且對日本、印度和南非等國家的出口同比增長,日本以超過20%的占比成為中國光伏產品第二大出口國。
但同時很多已被關停的光伏企業也趁機 “死灰復燃”。“現在核心問題還是產能過剩,回暖可能只是暫時的。”晶龍實業副董事長任丙彥說道。
王勃華指出,國內600多個城市,300多個光伏產業園,百億以上的大概20多個,各個地方扶植政策一大筐,扭曲了市場調配資源的作用。現在一些閑置產能又啟動了,真正的復蘇仍待時日。“明年,至少一二季度市場可能不太樂觀,業界應保持謹慎態度,避免盲目樂觀,防止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再出現”。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表示,近幾年,即使在行業低迷期,產業整合也不是很徹底,因為地方政府干預,不讓企業死掉,這是整合推進較難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