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結構調整抑制高耗能用電等多重因素,國內多家研究機構下調了今年電力增長預期。其中,中電聯(lián)對用電量增長的預測從年初的7%下調到6%,減少一個百分點。
盡管國內用電需求增速放緩、國內煤價降低,但對電價降低的預期可能落空。中電聯(lián)秘書長王
隨著國內經濟增長潛力下移,電力消費增速放緩至中速增長水平。“十二五”前三年的GDP平均增速8.2%,用電量平均增長8.2%。2012、2013年,國內GDP均增長7.7%,用電量分別增長5.6%、7.5%。
“用電增長回到個位數(shù)水平,客觀說明我國經濟經歷三十年的高速增長后,正處于從工業(yè)化初、中期轉入中后期發(fā)展階段的經濟轉型期。未來幾年,我國GDP和電力需求增長速度仍將保持個位數(shù)次高速增長。”王志軒說。
今年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2.6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3%,增速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一、二季度同比分別增長5.4%和5.2%;二季度各月增速分別為4.6%、5.3%和5.9%,呈逐月回升態(tài)勢,反映出當前宏觀經濟企穩(wěn)。
需要注意的是,上半年化工、建材、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四大高耗能用電合計8314億千瓦時,同比僅增4.6%,占全社會用電比重同比降低0.2個百分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國家定向調控、主動化解部分行業(yè)產能過剩和優(yōu)化調整產業(yè)結構等宏觀調控政策的效果顯現(xiàn)。
王志軒介紹,根據對電力消費影響因素的分析,預計2014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5%-6.5%,推薦增長6.0%左右。
從國民經濟及其發(fā)展階段來看,中國處于工業(yè)化中后期,主要是穩(wěn)中求進,GDP增速預計在7.5%左右;從產業(yè)結構和布局調整看,化解鋼鐵等高耗能行業(yè)產能嚴重過剩,影響用電增長;從需求側和節(jié)能方面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政策限制電能無序增長。此外,2013年迎峰度夏期間高溫天氣導致用電基數(shù)偏高,下半年用電增速受限制。
作者:王秀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