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自己發電每月能省多少錢
“能自己發電,那東西一定很貴吧,要是壞了怎么辦?電業局給辦手續嗎?發電機有輻射嗎?”很多對分布式太陽能發電機感興趣的消費者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遼寧省太陽能研究應用公司的工作人員曲博說:“其實分布式發電設備的成本近幾年已經在不斷降低了。 3年前每瓦電池板的成本就要20元錢,而現在每瓦電池板的成本連帶安裝的費用加在一起才不過8元錢,可調節角度的設備每瓦的價格也只有10元錢。而且目前沈陽市已經有近10個普通消費者安裝了這種分布式發電裝置。電業局也已經成立了特殊部門負責該類項目的審批,能源辦也已經設立了專項補貼資金。安裝便利,手續也不很復雜。 ”
記者以3000瓦的太陽能發電設備為例為消費者算了一筆賬:目前我省的民用電收費實行階梯電價,按第一檔收費標準算每度電的收費價格為0.5元錢,一戶居民每天的全部使用量為8度電左右,需要4元錢。而太陽能發電設備平均每天可以發電15度左右,去掉居民正常使用的部分還可以按照每度電0.5元的價格賣給電網,每天賣7度電的話,就能夠賺取3.5元錢,同時賣給電網的電還能同時享受國家的能源補貼,每度電0.42元,就是每天還能多收入2.94元。按一個月30天計算,使用分布式太陽能發電裝置的家庭每個月可以少交電費120元,賺取193.2元。而每臺3000瓦發電設備的成本加上安裝費用僅為每瓦8元錢,安裝6年即可回本。每臺設備的標準使用年限為25年,也就是之后的19年中安裝者都是在享受免費的電,還能賺錢,同時也免去了停電的煩惱。
鞠振河說:“其實分布式太陽能發電設備更適合在農村家庭使用,因為農村用戶基本都是獨門獨院,擁有充足的地方放置電池板。特別是一些通電困難的區域,使用太陽能可以減少通電布線的麻煩。而且不會受整體電網受損或者維修的干擾。 ”
很多人疑慮家里有這樣一個大家伙會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的輻射呢?據了解,太陽能電池板和設備的電池波輻射很小,和電視機差不多。而且比較結實,正常情況下很難出現損壞,唯一容易損壞的設備是控制器,但是即便如此,正常使用年限也可達到10年以上。業內人士介紹,其實生產太陽能電池板也需要能源,每生產一瓦的電池板至少需要一度電的能源,因此大量出口光伏產品其實是在用我國的資源讓外國享受清潔能源,因此國內應該更多使用太陽能以減少煤的使用和空氣污染。
思考如何突破技術瓶頸
10年前太陽能發電在我國多數人的眼中還是一項與生活相距甚遠的科學實驗,但是在5年前我國就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生產太陽能板數量最多的國家,光伏產業也在那一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數據顯示,我國太陽能光熱產品產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2009年光熱產品年產量突破4000萬平方米,占世界的50%,保有量達1.45億平方米,占全世界總量的70%左右。太陽能熱水器在我國華東地區的普及率大都超過70%,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光熱產品生產國和使用國。
但是當時我國的光伏產品中有95%以上是用于出口的,我國的太陽能發電大都用于工業、農業等產業,真正用于民用的太陽能少之又少。而且我國的太陽能光熱產業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低溫的熱水階段。
其實太陽能發電的力量也可以很巨大,據了解,目前我國整體太陽能電池板的實際裝機規模已經達到了20萬G瓦,其發電能力堪比一個三峽大壩,盡管如此也就僅占我國整體發電比例的1%不到,而德國的太陽能發電已經占總發電量的20%以上,因此我國的太陽能使用潛力還是十分巨大的。
由于前些年光伏產品的銷售火爆,一時間大量投資者涌入光伏行業,目前我國的太陽能產品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近兩年,歐洲和美國、印度紛紛對我國推行光伏產品的雙反政策,使得我國光伏產業出口受阻,一些大型企業紛紛倒閉,光伏產業進入低谷期。生產更多老百姓喜愛的電池產品或將成為一些小規模企業的發展方向。
鞠振河說:“其實太陽能進入家庭并不局限于分布式發電,很多產品都很適合家用。比如太陽能汽車、太陽能代步車、手電、臺燈、熱水器、空調等等,很多電器都可以做出太陽能充電和插座充電同時使用的改進,讓很多電力需求量過大的大城市能夠節省部分能源,讓一些用電緊張的山區可以解決電力需求。 ”
專家建議,改進技術提高太陽能的使用效率是急需解決的技術瓶頸,只有解決效率問題才能減少太陽能電池板的占地空間,從而更加方便民用。同時也只有通過技術改進才能讓中國成為光伏產業大國和光伏產業強國。
據了解,歐洲很久以前就開始由政府補貼進行太陽能裝置的安裝與使用,而且多數屬于微電網裝置,也就是不需要大型電網作為輸送渠道,當國家的大型電力系統被破壞時,每個村落依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太陽能裝置配合柴油裝置等發電裝置進行發電,不影響使用,這種超前的觀念也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