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里米-里夫金 《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 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美國華盛頓特區經濟趨勢基金會總裁。著有《第三次工業革命》等,每本書都被翻譯成十五種以上的語言。 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此前公布的一份報告結果出人意料,中國人對“共享能源”、
中國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記者:在支持可再生能源上,發達國家采取的方式并不相同,據您觀察,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中國等主要經濟體之間有無特別明顯的區別?哪一種支持的方式前景會更加美好?您怎么看待以政府補貼來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方式?其中的利弊分別是什么?
里夫金:出乎我意料的是,中國把可再生能源看成是一個工程問題,這確實是一個工程技術上的問題,他們理解得非常準確。如果想實現我所說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需要從工程技術方面去尋求答案。如果你把這個問題拋給政治家,他們是解答不了的。
德國總理默克爾是物理學家,所以她知道如何才能實施這一構想,我沒想到中國對這個問題也能準確地理解。中國明白,如果繼續停留在舊有的能源供應方式上,將無法再推動未來的發展。
也許你會說中國是集中式的,但其實美國、德國等西方國家又何嘗不是呢?集中式和分布式會持續共存一陣子。美國是由律師、銀行家領導的,所以能源問題迅速演變成政治問題。德國也是多黨制,但幸運的是在支持可再生能源上,三黨觀點一致。
使用政府補貼只是暫時的,隨著可再生能源的進一步發展,能源的價格會越來越低,而傳統能源的價格則會逐漸走高,相信不需要過太久,可再生能源便不再需要政府補貼來促進。事實上在歐洲,德國和挪威的部分地區,已經實現了這個目標,發展確實非常迅速。
記者:以您對中國能源的了解來看,《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傳達的理念目前在中國是不是被普遍接受?相比起其他國家,中國政府決策層對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應用的支持態度是否足夠明顯?
里夫金:我覺得中國會很容易接受《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傳達的理念。尼爾森之前出的一份報告結果出人意料,中國人對“資源共享”理念的接受度位居榜首,超過了美國等西方國家。另外,我也很驚喜地知道李克強總理看過我的書,且認同了書中的觀點。這次我去北京希望有機會和中國的領導層對溝通,相信會得到更多支持。
作者:彭冬兒 翁曉瑩 來源:新浪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