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年底前拿出新電改方案!”習近平總書記一番話,不亞于給電力體制改革進程打了一針強心劑。 作為電力能源版圖中越來越重要的一塊,可再生能源對于電改落實的期盼更甚。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10月20日于哥本哈根舉行的全球綠色發展論壇上透露,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
“要在年底前拿出新電改方案!”習近平總書記一番話,不亞于給電力體制改革進程打了一針強心劑。
作為電力能源版圖中越來越重要的一塊,可再生能源對于電改落實的期盼更甚。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10月20日于哥本哈根舉行的全球綠色發展論壇上透露,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圖研究正在進行當中,為制定中長期能源轉型發展目標提供支撐。
而筆者獲悉,國家能源局正在制定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圖除了進一步的產業政策之外,還將包括具體的發電占比和上網價格。相關知情人士表示,該路線圖將配合電改的步伐,為電改最終實現可再生能源與火電平等競價上網創造可能。
呼吁落實配額制 “首先肯定還是具體的占比。火電的主導地位短期難以撼動,所以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在多長時間內實現提升?才是路線圖制定過程中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參與路線圖討論的知情人士告訴筆者,因為現在煤炭的清潔利用也做得很好,火電在節能減排方面不一定處于劣勢。
“如何在火電和可再生能源之間設立最合理的占比,使整個電源結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最大值很有可能是路線圖希望達到的目標。”他說。
目前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全部發電裝機的30%,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國內全部發電電量的20%。
在沒有實現競價上網的現在,我國實行的是分類標桿電價的制度。就是按照各類發電機組的成本和利潤由審批形成一定的價格。標桿電價形成后,電網按照這個價格進行收購,再以國家核定的銷售電價賣給用戶。由于銷售電價無差別, 電網自然更愿意收購上網標桿電價較低的火電。這也是很多人認為可再生能源發電無法大規模應用的原因。
但現實卻是,發電成本的問題不解決,采用競價上網比標桿電價更加不利于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發展。筆者梳理了近兩年來國家按照企業成本和利潤核定的標桿電價顯示:
核電: 全國核電標桿上網電價為每千瓦0.43元。全國核電標桿電價高于核電機組所在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含脫硫、脫硝加價)的地區,新建核電機組投產后執行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
火電: 2013年9月,國家發改委下調了火電的上網標桿電價。下調后全國平均每千瓦為0.41元。
水電:一般上網電價被核定在每千瓦0.2~0.3元之間。
風電:國家發改委于2009年按風能資源狀況和工程建設條件,將全國分為四類風能資源區,其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
光伏: 根據各地光照條件的不同,分成四類資源區,施行0.75~1元/度四個區間上網電價。
由此可見,如果在現有條件下競價上網,水電的優勢最大,其次是火電、核電、風電、光伏。這就意味著,如果公平競價,用戶將最后選擇風電和光伏太陽能發電。根據光伏業內最樂觀的估計,光伏實現與火電相同平價上網最快也得在2015年之后,很有可能要到2020年。同時,即使是在火電“同價”的情況下,風電與光伏也具有不穩定性和間歇性的問題,用戶愿不愿意選擇依然存疑。
“成本價格決定了其生存的持久性和競爭性,決定了它何時可以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所以可再生能源的上網價格也可能在路線圖里有明確的體現。” 該知情人士表示。
作者:李銀蓮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