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年底前拿出新電改方案!”習近平總書記一番話,不亞于給電力體制改革進程打了一針強心劑。 作為電力能源版圖中越來越重要的一塊,可再生能源對于電改落實的期盼更甚。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10月20日于哥本哈根舉行的全球綠色發展論壇上透露,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
寄望“大電改”理順市場機制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統計,截至今年6月末,全國并網風電發電量785億千瓦時,風電設備平均利用986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114小時。知情人士表示,這方面的具體政策還有賴于電改的進程,單單行業內的革新還解決不了問題。
劉琦表示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圖則試圖從規劃和審批層面提出有關可再生能源線路建議和目標。
事實上對于可再生能源的并網消納來說,如果電網還保持目前一手買電一手賣電的盈利模式,那么上網電價較高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就不可能在電網消納層面占有優勢。畢竟電網收購火電更賺錢,身為以盈利為目的,社會效益沒有明確約束的壟斷企業,選擇收購火電也無可厚非。所以電改最需要改變的,并非是無關痛癢的配電側和輸電側,而是電網的性質和盈利模式。如果電網真的變成了只收過路費的電力輸送“高速公路”,那么接納何種電源對于電網來說并沒有任何區別。屆時,可再生能源消納才能徹底迎來最好的時代。
自2002年“廠網分開”實施以來,電改一直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今天終于迎來實質性推進的信號。 電改究竟能改變什么,不僅在可再生能源發電領域備受期待,對于整個體制改革也將起到相當的促進作用。
作者:李銀蓮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