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市前業績暴增到上市后業績快速下滑身陷連續巨虧的泥淖,天龍光電迅速褪下高增長的光環,成為創業板首批面臨暫停上市的公司之一。 天龍光電主營業務為太陽能電池硅材料生產與加工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這家自稱經過近六年時間就發展為國內光伏設備龍頭企業之一的公司
燙手的石英坩堝 2011年5月,天龍光電以3000萬元股權轉讓款及1460萬元增資共計4460萬元取得光源公司65%股權。
資料顯示,光源公司是專業生產電弧石英坩堝企業,共有6條坩堝生產線,坩堝年產能4萬只。石英坩堝為晶硅生長用一次性易耗品,每次拉晶或鑄錠均需要使用一只坩堝,并且使用后需要報廢。故而市場上使用的單晶爐和多晶爐越多,則石英坩堝消耗越多,石英坩堝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天龍光電稱,面對國內外企業的競爭,不論是單晶用坩堝或多晶用坩堝,仍具有相當的市場空間。第一,經過金融危機之后2009年和2010年光伏的高速發展,國內整個單晶爐和多晶爐的存量產能已經大幅提升,石英坩堝的產能已經不能滿足光伏行業的發展需求,石英坩堝仍屬于賣方市場,市場空間仍較大。第二,光伏耗材的供應具有一定的區域性。光源坩堝所處的江蘇常州是重要的光伏產業集聚區域,區域市場容量就具有很大空間。本地企業在耗材供應的及時性等方面具有相當的優勢,有利于對周邊企業的銷售。
從業績來看,光源公司也表現優異。2008-2010年、及2011年一季度,光源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1523萬元、1717萬元、5019萬元、1302萬元,凈利潤分別為404萬元、339萬元、1386萬元、493萬元;過去三年營收、凈利潤的年均復合增速分別高達81.55%、85.31%。
按天龍光電出資4460萬元收購與增資后持有光源公司65%股權及光源公司2010年凈利潤1386萬元計算,收購資產的靜態PE僅為4.95倍,似乎又是一個撿了大便宜的收購。然而,與上海杰姆斯相比,光源公司業績變臉速度更快。
在收購的第一年,光源公司尚能維持盈利,2011年6至12月,為天龍光電帶來了286萬元凈利潤。第二年,光源公司就陷入虧損,為天龍光電帶來了312萬元的虧損。又是一出并購前一飛沖天,并購后一落千丈的故事。
事實上,光源公司2010年凈利潤同比暴增309%的神話離不開天龍光電兩家關聯公司常州華盛恒能光電有限公司(下稱“恒能光電”)、常州美晶太陽能材料有限公司(下稱“美晶太陽能”)的支持。其中,天龍光電實質控制人之一馮金生之子馮控制的江蘇華盛精細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持有恒能光電29.98%股權,天龍光電的股東錢建平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同時,錢建平還擔任美晶太陽能的董事。
2010年,恒能光電為光源公司貢獻收入1713萬元,占光源公司總收入的34.21%,與其2009年全年的收入幾乎持平;美晶太陽能則為光源公司貢獻了232萬元的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4.64%,兩者合計占比近四成。與美晶太陽能貢獻的收入相比,光源公司2010年末其他應收款中應收美晶太陽能2000萬元更引人注目。截至2010年末,光源公司總資產為4611萬元,美晶太陽能的欠款占比就高達43%。
作者:路漫漫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