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真是越過越難!這是包括德國最大公用事業公司意昂集團(E.on)在內所有傳統電力公司的心里話。全球高舉“碳減排”大旗,迫使它們不得不將一直賴以為生的化石燃料打入“冷宮”,原來能源界也存在“適者生存”的規律。 年關將至,意昂拋出了一則震撼十足的消息:未來
意昂首席執行官約翰內斯·泰森坦言,不管是將重點放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產業,還是仍然死守會產生溫室氣體的傳統發電燃料,意昂等大型公共事業公司必須馬上做決定。“我們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兩個截然不同的能源產業已經涌現到了我們的面前!彼f,“‘一分為二’是為適應新形勢、應對新變化做出的最積極決策,業務越集中對市場反應越敏捷,且在資產并購方面也更有優勢!
此外,泰森還反駁了“拋棄”傳統發電業務的言論,稱新公司將是歐洲第4大供電商,并擁有歐洲最大的氣電存量。這樣的定位無疑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眼下,歐洲與俄羅斯的關系因烏克蘭危機而日漸緊張,這讓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市場無所適從。
分拆計劃獲政商兩界支持 不管如何,意昂的分拆計劃得到了市場的樂觀回應,該公司股價小幅跳漲至近4個月新高。12月1日當天,意昂股價漲幅達到5%。
此外,政商兩界也紛紛向意昂豎起大拇指,德國政府和產業投資者十分歡迎意昂的轉型。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德國經濟部長西格瑪爾·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對意昂的分拆計劃給予高度評價,稱作為曾以傳統燃料為發電來源的大型公共事業公司,意昂以可再生能源為核心的戰略將為清潔能源供應帶來正面影響。
德國《萊茵郵報》援引加布里爾的話稱:“意昂是第一個采取必要措施完全改變能源供應鏈的公司,這無疑創造了新的機會!奔硬祭餇栒J為,分拆出的兩家新公司都將保留崗位,且承擔了為德國核電站退役撥備資金的責任。
“意昂邁出了非常勇敢、頗具前瞻性的一步!奔幽么蠡始毅y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約翰·馬斯克表示,“意昂為投資者提供了兩個獨立的投資途徑和發展機會!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分析師迪帕·范卡德瓦蘭認為,分拆的影響有好有壞,一方面,“各自為政”之后,高風險且不受歡迎的傳統電力業務不會影響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自負盈虧”反而減輕了意昂的財政負擔。
范卡德瓦蘭指出,意昂2013年93億歐元的稅前利潤,約44億歐元來自傳統燃料業務,而剩下的49億歐元則是更環保、更具前景的資產所創造。自2007年以來,意昂已對風能和太陽能投資約100億歐元,明年或將繼續投入48億歐元。分拆后,意昂因業務發展風險較小,或被投資者和金融機構賦予更高的估值。
馬斯克補充稱,總得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意昂的分拆舉措也許會帶動一波傳統電力公司尋求轉型,這或將成為2015年的“新氣象”。但顯然,德國第二大公用事業公司萊茵集團(RWE)并不在其中。
《金融時報》12月2日報道稱,萊茵拒絕跟隨意昂腳步實行分拆戰略,稱不會為旗下化石燃料和核能業務成立獨立上市公司。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萊茵是沿著整個產業價值鏈部署業務,我們相信通過優化能源資產,可以提高整個價值鏈的價值,因此分家并不在計劃內!
作者:王林 來源:能源網-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