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給甘肅省新的配額,消化現有裝機產能也需要20年左右時間。”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在甘肅調研光電項目發現,90%的太陽能電站都在‘曬太陽’,更不要說上網發電了”。 有人質疑上述數據存在夸大之嫌,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西北地區的光伏電站正在遭遇棄光限電,其中甘肅省尤為嚴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
業界急盼電力配額 “出現上述諸多情況的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發電企業和電網公司存在各自的利益訴求,使得光伏發電和電網不能協調發展,形成目前跛足發展的局勢。”一位不愿具名的企業人士對本報記者說,平衡好各方關系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針對上述問題,甘肅省各地方政府、企業等正在積極做工作。以玉門市為例,“為了推進玉門市的電網建設,專門成立電網推進領導小組,按照電網與新能源基地送電需求相匹配的要求,制定全市電網建設規劃方案,構建空間布局合理、電力外送通暢的區域網架。”玉門市能源局局長魯強對記者說,圍繞玉門東鎮循環經濟產業園和光伏產業園發展,制定全市電力消納規劃。2014年1月至11月,光伏項目平均上網率達85%以上,可利用小時數1500小時。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指出,棄光現象反映出電網建設和電力體制改革與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不協調的問題。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可再生能源發展如何融入現行能源體系,尤其需要考慮和電網的融合問題。
“目前有效解決問題的方式是盡快出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孟憲淦說,“配額制強制要求發電公司多用新能源、電網公司收購一定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上網問題。配額制3年前就已經制定出來了,到現在已經是第三次修改,此前傳言今年12月份出臺,但目前仍未有任何消息。”
“關鍵是各省對配額指標等具體問題存在爭議。”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對記者說,在第一、二稿中,內蒙古配額占到15%,而南方省市如廣東僅占2%。經過多次修改,國家發改委已經討論通過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辦法(試行)》分了四類,其中,內蒙古配額占比已經由14%下調到10%,另外,西藏、甘肅、寧夏、新疆等配額同內蒙古一樣;上海、江蘇、安徽、福建等南方省份調整為4%。
“配額比例要等到正式公布后才能明確。最新的進展情況是配額制已經通過國務院批示,具體頒布時間尚不確定。”上述知情人士對記者說。
在孟憲淦看來,雖然出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有其必要性,但是配額制只是扶持行業發展的一個暫時措施,要從根本上解決棄光問題,一方面電網要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另一方面要提高可再生能源輸出的穩定性。另外,光伏電站發展之前只注重發電側,下一步可以啟動儲能來解決光伏發電消納問題。
作者:蘇南 來源:能源網-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