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這只是“地球人”的看法,馬斯科看樣子并非來自地球。在他眼里,半小時的充電時間不但不長,反而太短了,他相信人們其實愿意在充電站待上數小時甚至更久的時間。因為,充電站可以吃飯、購物、喝咖啡,甚至健身鍛煉、約會速配、學術交流、商務會議,等等,不一而足。
原本的“短板”,一轉眼,就成了競爭優勢,這哥們兒真是神奇。
這是一種看起來有些瘋狂的競爭悖論——“以己之短,攻人之長”。
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典型的逆向思維。在傳統思維模式下,人們更善于依據習慣或者現有成例去思考競爭優勢。但在逆向思維下,“短板”卻恰恰有可能是創新的突破口,數碼技術的崛起如此,特斯拉的突破亦然。
那么,問題來了,同樣作為一個“弱小”的進攻者,光伏發電是否可以從中借鑒一些什么?
在現有電力運行模式下來看,光伏發電“靠天吃飯,不能調度”的特點,確實比較“垃圾”。可是,光伏電力一定要并入傳統電網嗎?可不可以自建一張網?比如,特斯拉的太陽能超級充電站網絡。或者,嚷嚷了那么久的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