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堅強的配網支撐,分布式光伏發展也許永遠都是“空中樓閣”。因為沒有堅強、智能的配電網,盲目接入分布式光伏是對于配網穩定運行危險的。由于配網自動化,通過對配網運行的數據,監測、采集、分析、智能優化,使大量分布式光伏并入配網成為可能。 智能配網作為智能電網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如何助推分布式光伏
記者:記者了解到,我們杭州戶均停電時間為26分鐘,但是這個數字巴黎是15分鐘,而東京則是9分鐘,你覺得我們和國際一線城市的差距在哪里? 黃武浩:我們社會發展速度比較快,用戶的需求變化較大,我們配電網網架結構上,還在不斷的發展過程當中。
總體上來說,我們的主網架和它們的區別并不大,而在城市的核心區域和國際一線城市基本上在同一個層次上。但是我們的統計數據除了市中心,還包括市郊區域。整個杭州市都在高速發展的階段,市政建設規模較大,而配網電纜網較多,就會帶來相對較多的故障,在建設過程中,需要進行停電滿足工程建設要求。
隨著配網自動化覆蓋規模的逐步增大,我們可以對配網各個節點進行數據監控,進而我們可以進行遠程操作,負荷進行轉移,處理故障的時間在大規模降低,一般控制在2分鐘以內。
記者:智能配網是智能電網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如何把它融入杭州當地經濟、社會生活呢? 黃武浩:杭州地區配電網的規劃、建設和整個杭州的城市規劃緊緊融合在一起的。我們現在按著智能電網的標準,從用戶端、市政的規劃、乃至轄區內規劃地塊的調整,我們都需要納入配電網的規劃。
每年我們都有一個配電網的年度規劃,規劃中我們的配網自動化和我們的一次配電網是同步進行規劃和設計。規劃時,我們需要考慮供電可靠性需要如何的保證,不僅僅滿足用戶的負荷需求,也需要考慮運行中各種故障的情況,盡可能減少用戶的停電時間。
整個杭州市區一共683平房公里,我們劃分成100多個網格,我們對轄區內進行劃分,比如是商業、居民、還是工業的,每個網格根據不同電源點的布局,不同的負荷,我們要根據它的平均負荷密度,根據他的不同用戶的用電的性質,來建模,來做這個規劃。
比如錢江新城它是一個金融商業聚居區,屬于高負荷的區域。我們要根據道路,乃至配套建設的進程,把區塊劃好以后,每個區塊我們確定相應的供電方案。規劃做好以后,結合整個城市的開發和建設。我們做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時候,立項的時候需要把以上的因素考慮進去、同步跟進,確保把原來的規劃落地,確保向著我們理想化的電網的目標去邁進。
隨著杭州市電動汽車我們的發展,隨著充電樁的逐漸增多,電動車保有量的增長,有可能對配網系統造成影響,這就需要我們根據目前掌握的數據,進行預測,規劃、建設,保障配電網的穩定運行。
作者:張振興 來源:中電新聞網
責任編輯:gaoting